红楼梦中的真与假的涵义搭配
中医美容 2020年05月21日 浏览:1 次
摘要:《红楼梦》中的真与假的涵义。解读《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隐藏的“真事”,从小说文本中解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真事”。只有我们解读出隐藏在小说文本当中的“真事”,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被誉为“天下奇书”的真正奇绝之处。 《红楼梦》第一回的凡例中,作者写道: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
第一回的回目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既是“真事隐”的谐音,“贾雨村”既是的“假语存”谐音。这里“村”字可以作两个含义解释:一是“存”的意思,与“隐”字是相对应的;二是指“村言”,有演绎和传奇的含义,也就是野史小说,以区别于正史而言。“假语”通常称之为“假话”。
这两段话犹如是作者精心设制的一个谜语。不禁世人都会问道,这部书到底有没有真事被隐去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作者是如何隐去的呢?“真事”和“假话”又是如何同存在于小说中呢?我们想要解开红楼梦中的种种谜题,揭开层层面纱,就需要先把“真事”和“假话”解释清楚了,才能明确解读小说的一个正确方向,不至于陷入作者编织的迷网之中。
为了便于理解,暂且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就是绘画形式,对“真事”和“假话”做一个比喻。
首先,这是一幅人物画而到下赛季。如图一所示。为了方便制作,更清楚的阐述问题。我选择的是一幅白描人物画。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这虽然是一幅白描人物画,但是,我们要把它理解成,或者当成是真实的人物画。也就是说,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同照片上的人物一样真实。
由于特定历史的某些原因,这幅人物画不能流传于世。但是同时,为了要让这幅画能够被后世所知,画中的人物能够被后人所识,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了。因此,只好想其他的办法来保存这幅人物画。
于是,就把这幅人物画裁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如图二所示。我把它称之为“碎片化的真事”。裁剪后的人物画就变成了多块碎片,再打乱它的排列顺序。这样就看不出原画来了。接着,又该如何来保存这些碎片呢?
再选择一幅白描风景画,如图三所示。这幅风景画是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无画境,其含义是相对于人物画的真实,即是“假画”。
再将那些碎片化的人物画,拼贴、揉合进这幅风景画中。并且,使这些碎片能够巧妙地融入风景画之中。如图四所示。这幅风景画就不再是原来图三的那幅风景画,而成为了一幅“画中有画”的“假画”。原来碎片化后的人物画,也就隐藏在这幅“画中画”里面了。也就变相的将其保存了下来。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认识那幅被隐藏起来的人物画,就需要在这幅“假画”(图四)中,把那些属于人物画的碎片,从“假画”中一一的剥离出来,然后,再重新进行拼贴、还原。这样才能真正恢复人物画的原本真实性。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物画(图一)指的就是“真事”,风景画(图三)指的就是“假话”,画中画(图四)指的就是“假中有真”。
绘画与小说,虽然它们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其中的道理大致是相通的。我们再回到《红楼梦》上来。
小说中的“假话”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阅读的小说文本。即是作者所指的“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那么“真事”呢?第一回中,甄士隐后来随了跛足道士一起出家去了,接着就是叙述贾雨村中进士升官了,“真事”也就被作者隐藏在“假话”之中。
根据上面我们分析的人物画、风景画以及画中画,小说中的“真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隐藏在“假话”之中。“真事”实际上是以“碎片化的真事”存在于“假话”之中。
《红楼梦》在第一回和第五回中,分别从甄士隐和贾宝玉的眼中,看到“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真事”和“假话”之间的关系。“真”和“有”指的是“真事”,“假”和“无”指的是“假话”。当把“真事”和“假话”揉合在一起,就成为《红楼梦》的小说文本: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即“有”中有“无”,“无”中又有“有”。小说文本就是如同画中画(图四)一样,是“假话”中隐藏着“真事”。换句话说,《红楼梦》中隐藏的“真事”,以“碎片化的真事”的形式,被作者巧妙地融入进小说文本之中。
我们要将其隐藏的“真事”解读出来,也如同解读画中画里,隐藏的真实的人物画一样。需要在小说文本中,将属于“真事”的那些碎片找出来,再进行拼贴和恢复其本来的真事。
那么,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小说文本之中的呢?
这里,我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幅夜空的繁星图片,如图所示(图五)。初看起来,那就是杂乱无章的繁星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已经比面值增加了300%左右是,如果把其中的几颗星星用线连结起来,就能明显看出这是“北斗七星”,如图所示(图六)。当我们不用线去连结这其中的七颗星星,也就不知道这张看似杂乱无章的繁星图上,会有北斗七星的存在。
我们再说《红楼梦》。小说文本就像这张繁星图片一样,“北斗七星”就是隐藏在文本中的“真事”,而那些“碎片效果比较独特化的真事”呈现为点状式的碎片,也就是一颗一颗散布在繁星中的“北斗七星”。当把这些点状式的碎片,用线相互连结起来之后,形成的真实而可信的图像画面,就能够揭示出隐藏在小说文本里的“真事”。
但是,要在小说文本中找出那些“碎片化的真事”,需要极为小心谨慎,因为,这很容易陷入到牵强附会的泥沼之中。因此,要找到和连结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必须要满足下面的条件来作为解读的前提:
第一、 完整性。正如在上面说到的真实的人物画,从画中画剥离出来的那些碎片,在经过重新拼贴后,能够还原、恢复真实的人物画。在《红楼梦》解读中,也是如此。从小说文本中找到的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在重新连结之后,能够完整的恢复原来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连结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要像“北斗七星”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图像画面。
第二、 逻辑性。这些点状式的“碎片化的真事”,它们之间的连结应该符合逻辑性、合理性。曹雪芹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把“真事”隐藏在小说文本中,必然是经过一番苦心经营,那些隐藏的方法和方式,也自然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合理性。只有符合逻辑性和合理性,才不至于陷入牵强附会之中,也才不会用片面的方法来解读《红楼梦》。
第三、 真实性。也就是说,当完成的这些“碎片化的真事”连结之后,所构成的“真事”的图像画面,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上的真实性,符合历史中的事件,或者是历史中真实的人物。另外,最为重要的是,解读出来的“真事”能否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真事”隐藏起来?其中又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而不得不采用这种隐藏的方式?
关于“真事”和“假话”,作者用了一个书名,也就是《风月宝鉴》,来阐明“真”与“假”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小说中的“风月宝鉴”呢?
在《红楼梦》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作者写道:
【遂命驾火来烧,只听境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以假为真,何苦却来烧我?”】
这段话中,我们要注意“正面”和“以假为真”这两个词。“正面”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以假为真”,就是贾瑞从宝鉴的正面镜子中看到的事,当成了真实的事。贾瑞从宝鉴的正面中看到的是什么呢?
【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
这是假相,这点我们都明白。凤姐在宁府的花园里,第一次见到贾瑞时,就有凤姐的一番心理描述:
【凤姐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样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这已经非常明显的写出了,凤姐对贾瑞的为人非常地厌恶和极为的藐视。后来又通过毒设相思局,让贾瑞自食其果而最终丧命。所以,贾瑞在宝鉴正面中看到的凤姐向他招手就是假相。也因此,宝鉴才会哭诉说:他们把假的当那么维斯比的综合性能肯定高一些。但是把维斯比和22型艇放在海军大系统中来考量成真的了,反而又来怪罪于我。
宝鉴在小说中的寓意是,宝鉴的正面为“假”,宝鉴的反面为“真”。再进一步来说,整部小说就是宝鉴的正面,也即“假话”;而宝鉴的反面则是隐藏的“真事”。
脂砚斋在其批语中也强调道: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第一条脂批中,“表里”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与“反面”,相对于“假话”和“真事”。“皆有喻”则指真与假相互的揉合,融汇交织在一起。第二条脂批在这里指的是,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不要把整个小说文本都当作“真事”来看,而是当作“假话”来看,同时,我们心里要清楚的明白:“假话”中隐藏着“真事”。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红楼梦》。
因此,从真与假的意义上,我们来解读宝鉴正反的寓意,可以把《红楼梦》视为两部书:一部真书,一部假书。真书的含义是隐藏的“真事”,表现为“虚”;假书的含义是小说的文本,表现为“实”。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假书”包含着“真书”,可以独立而存在;“真书”则是必须依附于“假书”而存在。
通过以上我们借用绘画的形式,以及解读《风月宝鉴》正反两面所包含的寓意。我们可以大致明白,《红楼梦》中的真与假的涵义。解读《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隐藏的“真事”,从小说文本中解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真事”。只有我们解读出隐藏在小说文本当中的“真事”,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被誉为“天下奇书”的真正奇绝之处。
【提示】此文是我博客里的文字! 共 6 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学评论有多个角度,关于《红楼梦》的解读也是遍地花开。文章从真与假的角度,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个观点新奇。事实上,曹雪芹先生正是用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境界完成了一部经典,本文从红楼巨作中找出一些碎片化的真事,用自己的论点加以佐证 ,还原事故本来。真的是故事,假的是艺术,让我们再次感受这部鸿篇巨作的艺术光芒。欣赏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6-01-11 10: 7:40 感谢带来点评精彩、角度新奇的作品赏析,期待下次红楼解说。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 2016-01-20 21:27: 6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由此构成红楼的重重迷雾。拜读学习了! 我夜观星象,你命犯煞星,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儿童咳嗽专用药有几种有哪些儿童止咳的安全用药他达拉非能治什么病金戈和希爱力药效一样吗
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衡阳治疗白癜风方法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
第一回的回目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既是“真事隐”的谐音,“贾雨村”既是的“假语存”谐音。这里“村”字可以作两个含义解释:一是“存”的意思,与“隐”字是相对应的;二是指“村言”,有演绎和传奇的含义,也就是野史小说,以区别于正史而言。“假语”通常称之为“假话”。
这两段话犹如是作者精心设制的一个谜语。不禁世人都会问道,这部书到底有没有真事被隐去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作者是如何隐去的呢?“真事”和“假话”又是如何同存在于小说中呢?我们想要解开红楼梦中的种种谜题,揭开层层面纱,就需要先把“真事”和“假话”解释清楚了,才能明确解读小说的一个正确方向,不至于陷入作者编织的迷网之中。
为了便于理解,暂且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就是绘画形式,对“真事”和“假话”做一个比喻。
首先,这是一幅人物画而到下赛季。如图一所示。为了方便制作,更清楚的阐述问题。我选择的是一幅白描人物画。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这虽然是一幅白描人物画,但是,我们要把它理解成,或者当成是真实的人物画。也就是说,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同照片上的人物一样真实。
由于特定历史的某些原因,这幅人物画不能流传于世。但是同时,为了要让这幅画能够被后世所知,画中的人物能够被后人所识,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了。因此,只好想其他的办法来保存这幅人物画。
于是,就把这幅人物画裁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如图二所示。我把它称之为“碎片化的真事”。裁剪后的人物画就变成了多块碎片,再打乱它的排列顺序。这样就看不出原画来了。接着,又该如何来保存这些碎片呢?
再选择一幅白描风景画,如图三所示。这幅风景画是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无画境,其含义是相对于人物画的真实,即是“假画”。
再将那些碎片化的人物画,拼贴、揉合进这幅风景画中。并且,使这些碎片能够巧妙地融入风景画之中。如图四所示。这幅风景画就不再是原来图三的那幅风景画,而成为了一幅“画中有画”的“假画”。原来碎片化后的人物画,也就隐藏在这幅“画中画”里面了。也就变相的将其保存了下来。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认识那幅被隐藏起来的人物画,就需要在这幅“假画”(图四)中,把那些属于人物画的碎片,从“假画”中一一的剥离出来,然后,再重新进行拼贴、还原。这样才能真正恢复人物画的原本真实性。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物画(图一)指的就是“真事”,风景画(图三)指的就是“假话”,画中画(图四)指的就是“假中有真”。
绘画与小说,虽然它们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其中的道理大致是相通的。我们再回到《红楼梦》上来。
小说中的“假话”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阅读的小说文本。即是作者所指的“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那么“真事”呢?第一回中,甄士隐后来随了跛足道士一起出家去了,接着就是叙述贾雨村中进士升官了,“真事”也就被作者隐藏在“假话”之中。
根据上面我们分析的人物画、风景画以及画中画,小说中的“真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隐藏在“假话”之中。“真事”实际上是以“碎片化的真事”存在于“假话”之中。
《红楼梦》在第一回和第五回中,分别从甄士隐和贾宝玉的眼中,看到“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真事”和“假话”之间的关系。“真”和“有”指的是“真事”,“假”和“无”指的是“假话”。当把“真事”和“假话”揉合在一起,就成为《红楼梦》的小说文本: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即“有”中有“无”,“无”中又有“有”。小说文本就是如同画中画(图四)一样,是“假话”中隐藏着“真事”。换句话说,《红楼梦》中隐藏的“真事”,以“碎片化的真事”的形式,被作者巧妙地融入进小说文本之中。
我们要将其隐藏的“真事”解读出来,也如同解读画中画里,隐藏的真实的人物画一样。需要在小说文本中,将属于“真事”的那些碎片找出来,再进行拼贴和恢复其本来的真事。
那么,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小说文本之中的呢?
这里,我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幅夜空的繁星图片,如图所示(图五)。初看起来,那就是杂乱无章的繁星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已经比面值增加了300%左右是,如果把其中的几颗星星用线连结起来,就能明显看出这是“北斗七星”,如图所示(图六)。当我们不用线去连结这其中的七颗星星,也就不知道这张看似杂乱无章的繁星图上,会有北斗七星的存在。
我们再说《红楼梦》。小说文本就像这张繁星图片一样,“北斗七星”就是隐藏在文本中的“真事”,而那些“碎片效果比较独特化的真事”呈现为点状式的碎片,也就是一颗一颗散布在繁星中的“北斗七星”。当把这些点状式的碎片,用线相互连结起来之后,形成的真实而可信的图像画面,就能够揭示出隐藏在小说文本里的“真事”。
但是,要在小说文本中找出那些“碎片化的真事”,需要极为小心谨慎,因为,这很容易陷入到牵强附会的泥沼之中。因此,要找到和连结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必须要满足下面的条件来作为解读的前提:
第一、 完整性。正如在上面说到的真实的人物画,从画中画剥离出来的那些碎片,在经过重新拼贴后,能够还原、恢复真实的人物画。在《红楼梦》解读中,也是如此。从小说文本中找到的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在重新连结之后,能够完整的恢复原来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连结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要像“北斗七星”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图像画面。
第二、 逻辑性。这些点状式的“碎片化的真事”,它们之间的连结应该符合逻辑性、合理性。曹雪芹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把“真事”隐藏在小说文本中,必然是经过一番苦心经营,那些隐藏的方法和方式,也自然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合理性。只有符合逻辑性和合理性,才不至于陷入牵强附会之中,也才不会用片面的方法来解读《红楼梦》。
第三、 真实性。也就是说,当完成的这些“碎片化的真事”连结之后,所构成的“真事”的图像画面,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上的真实性,符合历史中的事件,或者是历史中真实的人物。另外,最为重要的是,解读出来的“真事”能否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真事”隐藏起来?其中又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而不得不采用这种隐藏的方式?
关于“真事”和“假话”,作者用了一个书名,也就是《风月宝鉴》,来阐明“真”与“假”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小说中的“风月宝鉴”呢?
在《红楼梦》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作者写道:
【遂命驾火来烧,只听境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以假为真,何苦却来烧我?”】
这段话中,我们要注意“正面”和“以假为真”这两个词。“正面”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以假为真”,就是贾瑞从宝鉴的正面镜子中看到的事,当成了真实的事。贾瑞从宝鉴的正面中看到的是什么呢?
【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
这是假相,这点我们都明白。凤姐在宁府的花园里,第一次见到贾瑞时,就有凤姐的一番心理描述:
【凤姐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样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这已经非常明显的写出了,凤姐对贾瑞的为人非常地厌恶和极为的藐视。后来又通过毒设相思局,让贾瑞自食其果而最终丧命。所以,贾瑞在宝鉴正面中看到的凤姐向他招手就是假相。也因此,宝鉴才会哭诉说:他们把假的当那么维斯比的综合性能肯定高一些。但是把维斯比和22型艇放在海军大系统中来考量成真的了,反而又来怪罪于我。
宝鉴在小说中的寓意是,宝鉴的正面为“假”,宝鉴的反面为“真”。再进一步来说,整部小说就是宝鉴的正面,也即“假话”;而宝鉴的反面则是隐藏的“真事”。
脂砚斋在其批语中也强调道: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第一条脂批中,“表里”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与“反面”,相对于“假话”和“真事”。“皆有喻”则指真与假相互的揉合,融汇交织在一起。第二条脂批在这里指的是,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不要把整个小说文本都当作“真事”来看,而是当作“假话”来看,同时,我们心里要清楚的明白:“假话”中隐藏着“真事”。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红楼梦》。
因此,从真与假的意义上,我们来解读宝鉴正反的寓意,可以把《红楼梦》视为两部书:一部真书,一部假书。真书的含义是隐藏的“真事”,表现为“虚”;假书的含义是小说的文本,表现为“实”。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假书”包含着“真书”,可以独立而存在;“真书”则是必须依附于“假书”而存在。
通过以上我们借用绘画的形式,以及解读《风月宝鉴》正反两面所包含的寓意。我们可以大致明白,《红楼梦》中的真与假的涵义。解读《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隐藏的“真事”,从小说文本中解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真事”。只有我们解读出隐藏在小说文本当中的“真事”,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被誉为“天下奇书”的真正奇绝之处。
【提示】此文是我博客里的文字! 共 6 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学评论有多个角度,关于《红楼梦》的解读也是遍地花开。文章从真与假的角度,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个观点新奇。事实上,曹雪芹先生正是用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境界完成了一部经典,本文从红楼巨作中找出一些碎片化的真事,用自己的论点加以佐证 ,还原事故本来。真的是故事,假的是艺术,让我们再次感受这部鸿篇巨作的艺术光芒。欣赏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6-01-11 10: 7:40 感谢带来点评精彩、角度新奇的作品赏析,期待下次红楼解说。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 2016-01-20 21:27: 6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由此构成红楼的重重迷雾。拜读学习了! 我夜观星象,你命犯煞星,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儿童咳嗽专用药有几种有哪些儿童止咳的安全用药他达拉非能治什么病金戈和希爱力药效一样吗
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衡阳治疗白癜风方法

- 上一篇: 灯下漫笔势利和尚搭配
- 下一篇 忆江南小阳春br4月8日早上搭配
相关文章
-
管理世锦赛朱婷隔网对决古德蒂俱乐部师徒知根知
2020-09-18
-
中国12月70城房价指数出炉46城环比上涨北
2020-09-15
-
姚明亚锦赛玩票当解说嘉宾巨人将获场馆11
2020-07-11
-
甘肃省级医疗机构床位补助实行以奖代补
2019-07-16
-
针灸疗法对产褥期恢复的作用是什么
2019-07-07
-
哪些养生误区让白领自毁健康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