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湿热为患有一好方

偏方秘方  2019年09月07日  浏览:2 次

  摘要:基础配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全方六味,由绵茵陈加五苓散而成,适用于阴虚湿热,气化不利为基本病机的黄疸、胁痛、阳痿、眩晕、痹证、不寐等急慢性疾病。 湿之人中焦,有寒湿,有湿热,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五苓散

  (1)药物组成:绵茵陈,柳桂枝,炒白术,猪苓,白茯苓,建泽泻。

  (2)基础配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全方六味,由绵茵陈加五苓散而成,适用于阴虚湿热,气化不利为基本病机的黄疸、胁痛、阳痿、眩晕、痹证、不寐等急慢性疾病。该方以绵茵陈为君药。茵陈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其气清芬,善于渗湿而利小便。臣以建泽泻、白茯苓、猪苓,取其甘淡渗利之性,辅以君药,加强利水之功,且水散热亦消也。叶天士谓 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 即乃此意。佐以炒白术健脾利湿,柳桂枝助阳化气,俾土实气行,则水湿化矣。

  ( )主治:①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阳气不伸为阶段病机,当前趋于主位,症见肢重腰酸、神疲头昏、尿黄浊臭、大便溏滞。在此基础上加淡竹叶、焦栀子、、生甘草等。②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肝络不畅为阶段病机,当前趋于主位,症见右胁隐痛、尿黄苔腻。若湿热偏盛者,在此基础上加夏枯草、垂盆草、虎杖根、;若阴虚偏甚者,在此基础上加女贞子、桑椹子。③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脾肾阳遏为阶段病机,症见 减退、阳痿不举、畏寒肢冷、大便不化。若兼夹病机趋于主位,在此基础上加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及二仙汤(、淫羊藿)出入。④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风痰瘀阻为兼夹病机,症见形体肥胖、头晕欲仆、胸闷少气、肢体不仁。若兼夹病机趋于主位,以风气甚者,在此基础上加降压四味(桑寄生、明天麻、石决明、夏枯草)出入;以痰瘀甚者,在此基础上加降脂四味(生蒲黄、决明子、建泽泻、绵茵陈)出入。⑤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脑络不畅为阶段病机,症见头晕困乏、神疲肢倦、颈项不舒、尿黄便黏。若阶段病机趋于主位,在此基础上加紫丹参、生葛根、大川芎等。⑥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经脉闭阻为阶段病机,症见诸大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若兼夹病机趋于主位,在此基础上加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赤芍、知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防风、附子)出入。⑦阴虚湿热为基本病机,心肝血虚为兼夹病机,症见夜寐不宁、心悸难平、肤亮油垢、尿黄浊臭。若兼夹病机趋于主位,在此基础上加酸甘宁心汤(枣仁、龙齿、茯苓、麦门冬、百合、淮小麦)出入。

  此外,秦艽汤、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汤、当归六黄汤、茵陈术附汤、暑湿气化汤、导赤散、三仁汤、猪苓汤等方亦为常用的治疗阴虚湿热的主方。

  用于局限性搔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

小孩吃了不消化吐怎么办
孩子中暑
如何治腰酸背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