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理解细菌与病毒四作者仲易
中医美容 2019年06月27日 浏览:3 次
本文导读:至于对“因”(西医之因)与对“因缘际会”(中医之因)的治疗孰优孰劣,则难一概而谈,当视从那一个角度看问题。 至于对 因 (西医之因)与对 因缘际会 (中医之因)的治疗孰优孰劣,则难一概而谈,当视从那一个角度看问题。
若以西医的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为 因 看,假如此 因 清楚,又有针对性强的物,则疗效应较肯定而快捷。但若 因 清楚,药物的疗效却不太理想,当然疗效就 难以肯定;若 因 不清楚,如SARS早期,西医就只能对 症 处理了。顺便一提,在对 症 治疗方面,西医有时的确是力道十足,虽然不是究竟法,有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但在病症急重时,权衡利弊,霹雳手段也属必要,不可抹杀。
若是对 因缘际会 的合力而治,当然应该有效。但既要作用到因,又要改善体内的生化内环境,这种调整较之单纯的对 因 治疗就要复杂,因此在速度上不一定有优势,但其病是在整体状态改善的前提下痊愈,则病人的觉会比单纯的对 因 治疗所愈要舒服。若然 因 之力量太强,仅仅是对 缘 的改善,或者虽 因缘 并治,但治 因 之力不足,则可能仅能减轻病证,不一定能扭转全局。就如一些烈性传染病,如果要中医独立面对,其整体疗效就不一定很如人意当然,如果西医独立面对,没有中医的协同,其疗效也会大打折扣,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烈性传染病治疗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从SARS的例子也可看出:以象推因法还隐藏着某种方法学上的优点,假如有什么类似于SARS的新发疾病,在早期,从西医角度是未知其 因 ,但从中医角度却是已知,因为这些疾病有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象),于中医来说,有象即可推因,原有的 象 理论体系已基本可以满足这种推导方式的需求。有 因 即知治法,不需临时抱佛脚地去寻新 因 。这就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医面对SARS这种新病,上手就可用药,这也应是中医勃勃生命力的表现之一吧?
此外,病原微生物由于 微 ,因此容易变异。我们看到,细菌在抗生素的围剿下不断地产生适应性变异,即耐药性,而人类又不断地生产新的抗生素以对抗。在这争斗过程,人类并没掌握主导权,反是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劣势中。因为抗生素的更新换代永远比不上细菌的变异速度,正所谓 船小易调头 。更麻烦的是病毒,因为它的个头比细菌小得多,换句话来说,它的变异更加容易,也更难对付,所以,人类对病毒一直办法不多,或穷于应付。因此,如果以病原微生物为 因 ,则人类可能永远都会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中。
反观中医,倡导的是 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素问 四气调神论》),不以自然生物为斗争对象。着眼的是对 因缘际会 的合力而治,其本质是一种状态调整。某种治法,某个方药,针对的是某种相应的状态,所谓 有是证则用是方 。而身体状态并不像病原微生物一样会对相应的方药产生耐药性,因此小青龙汤一千多年前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水饮,现在同样可以,一千多年后应该还是可以,中医药的优势之一于此而显。如果疾病状态出现什么变化,中医不过就是治随证(机)变而已,这种应变方式就是 辨证(机)论治 ,证(机)变治亦变,而对治的原则与方法早已存在自己体系内,不需如现代医学般每碰到新的疾病就须 渴而穿井斗,斗而铸兵 般去寻找新的对治药物。有此体系,当中医面对新的病种时,当然就淡定得多了。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好不好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效果怎么样

- 上一篇: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
- 下一篇 艾灸为何调百病这是最深度的解答了
-
管理世锦赛朱婷隔网对决古德蒂俱乐部师徒知根知
2020-09-18
-
中国12月70城房价指数出炉46城环比上涨北
2020-09-15
-
姚明亚锦赛玩票当解说嘉宾巨人将获场馆11
2020-07-11
-
甘肃省级医疗机构床位补助实行以奖代补
2019-07-16
-
针灸疗法对产褥期恢复的作用是什么
2019-07-07
-
哪些养生误区让白领自毁健康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