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敷脐法治疗腹泻

中医美容  2019年12月15日  浏览:2 次

  处方1:黄连12克,滑石 0克,木香15克,吴茱萸4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备用。

  用法:取药末10~15克,撒于2~8平方厘米胶布中间,贴于脐中,1日换药1次。

  主治:湿热泄泻。大便下泄如注,粪色黄褐而特臭,渴,或面红身热,或泻物灼肛,舌苔黄,脉滑数。

  处方2: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各 0克。

  制法:将炒热的药包放脐上,热熨斗熨之,逼药气入腹。

  主治:慢性泄泻。

  处方 :艾叶 克,荜澄茄15克,吴茱萸1克,、防风、公丁香各10克,川椒、干姜、香附各15克,大青盐2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成粗末,炒热,装入 0厘米 20厘米的布袋中,备用。

  用法:将药袋放脐部,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稍凉时可用电熨斗反复熨药袋,施治时间最好在晚间进行,每日1次,每次40~60分钟,连治4周为1疗程,1剂药可用2次。

  主治:虚寒泄泻。

  处方4:木鳖子 0克,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牙皂10克,僵蚕10克,麻油500毫升,黄丹25~ 5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麻油浸泡1周后,以慢火煎熬药物至焦黑时,捞去药渣,徐徐加黄丹,边下边搅拌均匀,离火冷却收膏。

  用法:取制备好的药膏摊于厚布或纱布上,厚约0.6~0.8厘米,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2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

  主治:通治各种急慢性腹泻。

  处方5: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胡椒、木鳖子、公丁香各l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碾成细末,备用。

  用法:以热米汤适量,调和上述药物末做成1丸,将药丸填塞入患者脐孔中,外以胶布固定,待脐孔恶到灼热发痒时揭掉。每日换药1次。宜忌食生冷及油腻食品。

  主治:五更泄,黎明前痛,肠鸣即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处方6:车前子9克,滑石粉6克,甘草 克。

  制法:上药共碾成细粉末,瓶贮备用。

  用法:临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患者脐孔,外以纱布盖上,再用胶布贴紧。每天换药1次。一般填药2~ 次可愈。

  主治:湿热泄泻,大便泻下如注,腹部灼痛,大便色黄而臭,灼热,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7:肉桂 克,白胡椒15克,鸡内金 克,枯矾6克,新鲜葱头 ~5节。

  制法:除葱头外,余药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

  用法:取葱头捣烂,与上述药未拌匀,加适量醋酸调成糊状,平摊脐部,每天敷2小时即可,每日1次,6次为l疗程。

  主治:肾阳不振之五更泄,泄泻日久。小腹畏寒喜暖者。

  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 ;防止复发。频繁发病的克罗恩病病人,预防急性发作。固肠止泻丸: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薏芽健脾凝胶亚宝药业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食物
七个月宝宝消化不好怎么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