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中医从声音变化判断疾病部位及病症

中医减肥  2019年06月24日  浏览:5 次

中医从声音变化判断疾病部位及病症

在西医看病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检查,而对于中医来说则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病人的情况,其中闻就包括听一个人的声音,通过这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部位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由于脏腑、形质、禀赋、性别等差异,人的声音也有大小、高低、清浊等区别。通常正常的声音,具有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楚、言与意符、应答自如等特点,这是人气血充盛、发音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因情绪波动而引起声音的波动,比如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忿历而急、悲哀时发声悲惨而断续、快乐时发声舒畅而缓、敬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而和蔼、惊则发声慌张而紊乱,也都属于正常的范围。如果平时声音都属正常,但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以下变化时,则提示你要多关心自己的健康了。1、音调音高突然变化,可判断病变的寒热虚实。发声高亢,洪亮有力,多属实证、热证,表示人体正气充足,或阳热亢盛,机能活动亢奋,如心肝火旺等;发声低怯,细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表示人体正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机能活动衰减,可见于脾肾亏虚。2、语音重浊,说话时声调沉闷而不清朗,如在室中言。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内有痰湿困阻所致,提示肺部发生疾病。3、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如果是突然发作,多属于实证,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之邪,客喉袭肺,肺气失宣所致。此谓金实不鸣。而久病音哑或失音,渐渐加重,多属虚证,常因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枯液涸,喉失濡润所致。此谓金破不鸣。4、语无伦次,说话颠三倒四,伴神志不清、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所致。常见于热病。5、口吃或说话不利落,但是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多因风痰阻络所致,常见于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需要特别引起注意。最后中医专家强调:事实上,就像人体是一个整体一样,望气色、闻声味、问情况、切脉搏四诊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听声音更需要配合其他三诊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宝宝不消化怎么办宝宝厌食怎么办

小儿脾胃虚弱用药
小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使用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