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减肥
中医减肥 2020年03月14日 浏览:4 次
摘要: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自然界气候反常,气象变化可成为致病因素。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触水劳作,湿邪皆可内渗致病。 湿气的定义
湿,是自然六邪之一,是致病的根源,在风、寒、暑、湿、燥、火这 六淫邪气 中,中医尤其怕湿邪,中医理论素有 千寒易退,一湿难除 的说法,湿性粘滞重浊,已伤阳气,而阳气乃生命之本。
湿气的区分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内湿,主要是由脾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水湿、浊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均伤脾致湿。
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自然界气候反常,气象变化可成为致病因素。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触水劳作,湿邪皆可内渗致病。
湿气的判断
那如何判断 湿 呢?
湿 的程度不同,侵袭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符合2- 点即可判断为湿气体质
接着小编教大家如何判断湿气停留的部位
湿气在皮肤上的表现
湿气在脾胃上的表现
湿气在肢体上的表现
湿气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湿气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长期被湿热毒困扰而浑然不觉。如果你伸出舌头,观察下舌头的边缘有锯齿或者有白白的,就像下面这种,那么你体内已经有湿气了。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平时生活中常见的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胃肠炎、慢性咽炎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和湿邪有关。
中医认为,体湿的人容易出现疲劳、汗多、头重、四肢乏力、皮肤瘙痒、湿疹、腹胀等表现。这些毛病往往从西医上无法解释,今天带领大家学习了 湿 之后,相信你们便会恍然大悟。
如何避免湿气入体?
祖国医学认为,湿气是 万恶之邪 。它从来不是某个季节、某种人的 专利 。不少人认为阴冷潮湿的地方或者夏天闷热的桑拿天才有湿气,其实不然,只要找到机会,干燥的秋冬季湿气同样容易 发威 。此外,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 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寒湿,遇热则为湿热,遇风则化为风湿,遇暑则为暑湿。
有木有幡然醒悟呢!
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如何避免湿气入体
预防以下坏习惯,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湿气的入侵:
1.饮酒过量
祖国医学认为酒助湿邪,大量饮酒会助湿,是加重 湿 的关键因素,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
2.运动少
运动可以排出汗液、湿气、毒素。运动少的人常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穿得少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
4.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睡眠质量更高。
5.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比较咸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内部水盐平衡破坏导致湿气在体内滞留。
6.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7.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冬季型症,属血热或兼血瘀证。症见皮肤红斑、鳞屑、清润肥厚、瘙痒、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溲黄等。
怎样治疗骨质疏松最好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吃通心络好吗青岛妇科医院咋样
小孩普通感冒吃什么药好儿童过敏性鼻炎专用药哪个好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吃什么好

- 上一篇: 返流食管炎中药怎么治疗减肥
- 下一篇 回奶大麦茶的制作方法减肥
-
管理火箭又一奇兵复活季后赛曾投全中必有大用
2020-09-18
-
青海体育局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徒步登山活动
2020-07-09
-
电影河间圣手在京首映
2019-07-13
-
推拿治小儿腹泻受欢迎
2019-07-07
-
中医介绍辣椒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07
-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