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雨水养生“三字经”:防春寒、调脾胃、提阳气…

中医诊断  2019年07月16日  浏览:2 次

摘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雨水 。初春乍暖还寒,雨水节气,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且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本期小编来为你讲述雨水节气养生 三字经 。

调脾胃

雨水时节,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因降水的增多,加冷空气尚未完全退却,此节气寒湿并存,且难以去除,易 肝强脾弱 。中医认为,脾胃为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因此,这段时间首先应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其次需健脾利湿,,从而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达到养脾的目的。

防春寒

初春降雨易引起气温骤然下降,易诱发老年心脏病、心肌梗塞或幼儿疾病,因此养生宜注意勿过早减外衣、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头需及时吹干。

提阳气

雨水节气,补阳气御寒湿,可有效预防骨关节病。暖气渐升,水湿初化,当上升的阳气碰到冷空气形成雨水,此时阳气不足,骨关节容易受湿气侵袭。此时寒湿交杂,容易往骨头里钻,骨关节及周围组织就会出现酸痛不适,严重的会关节增生和坏死。此节气应多做,温阳骨骼,驱寒化湿。

食均衡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是饮食调养的好时机。吃食物以平性为宜,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等以补充人体水分。

淡得失

雨水时节,气温由寒转暖,湿度由燥转润,气候变化不稳定,此时人情绪上容易波动,容易诱发高血压和等疾病。要保持平和的心境,情绪稳定,气血和畅,心神调和,这样元气充沛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雨水保健篇:做做这些动作能养生

在雨水做下述养生运动,可提高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1)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 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

(2)撮谷道:即做收缩 的动作。 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 ,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 每次反复10至20次,每日 至5次,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痔疮、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 )揉腹: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腹为人体 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脾胃居中,负责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揉腹,可起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

养血安神片(立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头眩心悸,失眠健忘。舒肝健胃丸(立效):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蛤蚧大补胶囊(白云山):补血益气,健脾暖胃,祛风湿,壮筋骨。用于男女体弱,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腰酸骨痛。

九华痔疮栓

小孩挑食厌食什么原因

中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薏芽健脾凝胶作用
小孩厌食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