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冯其庸告别仪式举行拳

中药方剂  2020年05月07日  浏览:2 次

冯其庸告别仪式举行:叶嘉莹手书挽联 金庸献花圈 中国宋宇晟 1月22日,中国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去世,享年9 岁。2月5日,冯其庸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邻近10时来到八宝山殡仪馆,现场已有数百人排队等待,前来送别。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2月生于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他生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

他一生著作等身,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秋风集》《瓜饭楼钞庚辰本石头记》等专著,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辞典》等书。

看到,送别现场摆满了悼念的挽联、花圈。礼堂门前两侧悬挂着叶嘉莹先生手书的挽联,上书 瓜饭记前尘中道行宽写梦红楼人共仰,天山连瀚海西游乐极植莲净土世同钦 ,题名为 叶嘉莹 敬挽 。

礼堂内外摆放着冯其庸先生学生手书的挽联和各研究机构、协会等送来的花圈。注意到,作家金庸、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红学家 凡、演员六小龄童等都献上花圈。

上午10时 0分,前来吊唁的人们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进入礼堂吊唁。礼堂内,前来悼念的民众向冯其庸遗体致哀,不少人失声痛哭。冯其庸家人站立一旁,面色凝重,与来宾一一握手。

回忆起与冯其庸先生的接触,红学家周思源在接受中新(公众号:cns2012)采访时坦言,自己曾 得到冯其庸先生的很多帮助 。 后来出版第一部红学专注《红楼梦魅力初探》,就是他给我题的书名。

他告诉,冯其庸先生本人对红学研究的贡献很大。 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校注了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的本子。这个本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本子,不光是采取了各个本子的长处,最重要的是有非常详细的注释,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后来也难以做到的。因为他把全国当时最有名的专家几近都调在这个组里。

此外,周思源也谈及冯其庸在红学之外的成就。 冯先生本人的文化修养都非常高,这是我们七八十岁的这一代所比不上的。他的旧体诗词写的非常好;他的书法非常棒,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的绘画、摄影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对汉代文化,特别是对汉墓砖像画石研究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像冯先生这样老一辈文化人的传统文化功底是值得子弟学者学习的。 他说。

大同治疗盆腔炎费用
手足麻木是什么病呀
青岛治疗包皮包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