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吧
中医丰胸 2022年02月14日 浏览:2 次
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02 人民汪建新 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毛泽东在此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才声名鹊起。
在井冈山坚持斗争历时仅两年零四个月,但毛泽东对井冈山却一直情有独钟,专门创作了《西江月 井冈山》、《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 井冈山》。三首词均以 井冈山 为题,又都提到了 黄洋界 : 黄洋界上炮声隆 ;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无仅有,足见井冈山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很多人是通过毛泽东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 井冈山》才开始认识井冈山的。这首词描写了井冈山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 会剿 的关键一仗 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无论是战争规模、激烈程度还是辉煌战果、兵法谋略,黄洋界保卫战算不上出类拔萃。况且此次战役他并不在场,也不是他指挥的,那诗人毛泽东为何会对此役念念不忘,反复提及?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作品分明是在赞扬黄洋界保卫战,为什么不以《西江月 黄洋界》为题,而要舍小取大,以 井冈山 为题?
黄洋界的含义相对狭窄,是个哨口,是个战场,是场战役,顶多是个军事概念。而井冈山不仅代表一个区域,更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政治概念。对照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此役的评价,一切疑问自然烟消云散: 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 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一种革命实践,捍卫了一条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这是毛泽东诗赞此役的根本原因。
告诉孩子这笔钱是亲友祝福你健康 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毛泽东对井冈山一直念念不舍,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他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 井冈山》。
这两首作品属于同时、同地、同境、同题的作品,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词语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如 千里来寻故地 与 故地重来 ; 旧貌换新颜 与 人间变了,似天渊地覆 ; 风雷动 与 风雷磅礴 ;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与 弹指三十八年 。两首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的思念之深、归心之切。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毛泽东为井冈山的巨变而欢欣鼓舞。毛泽东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而井冈山的意义与影响却永不消逝。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对 久有凌云志 的毛泽东而言,当年的血雨腥风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纵然年事已高,自应是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相比较而言,《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更有思想深度,更富有哲理旨趣。而从毛泽东同意将其公开发表来判断,他本人显然对这首词也更为中意。
毛泽东的井冈山词作,寄寓了毛泽东深厚绵长的井冈山情结。黄洋界的隆隆炮声已定格在历史深处,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两首感怀之作也将焕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作者汪建新 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宏济堂小儿消食片多大孩子可以吃成都专治白癜风医院
杭州哪里专业治白癜风

-
三亚保港将建成热带旅游度假区 规划体现地方特色
2020-07-10
-
[p]亚俱杯天津女排-中国香港 李盈莹等三国手缺席[-p]
2020-06-30
-
四季养生注重穿衣是根本
2019-07-13
-
经常喝饮料如何保护牙齿
2019-07-12
-
石吊兰栽培技术
2019-07-07
-
一天一次减肥成功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