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中医膳食调理
中医丰胸 2019年10月01日 浏览:3 次
摘要:温热性食物:有助热燥火、耗伤阴液的弊端,如羊肉、辣椒、生姜、大蒜、酒等,多具有散寒暖胃的作用;寒冷季节患寒性病证、虚寒怕冷的人,宜多吃,相反,有热性病证、阴虚火旺体质及炎热季节,须忌食或少食。 【治未病】中医膳食调理
前言
人们常说: 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最好的药材,药食同源的理念贯穿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
我国传统医学对膳食营养的论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就开创了中医膳食营养的先河。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膳食营养的重要依据
1、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中医认为:食性犹如药性,在膳食营养上一定要根据食物之性,结合身体素质,疾病性质、四季节气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科学搭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
寒凉性食物:有抑制、损伤人体阳气的作用,如绿豆、西瓜、冬瓜等食物多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患热性病证、火气偏重的人、夏季宜多吃。相反,阳气不足、虚寒性质、寒冷节气则忌食或少食。
温热性食物:有助热燥火、耗伤阴液的弊端,如羊肉、辣椒、生姜、大蒜、酒等,多具有散寒暖胃的作用;寒冷季节患寒性病证、虚寒的人,宜多吃,相反,有热性病证、体质及炎热季节,须忌食或少食。
平性食物:指性质比较平和的食物,如大米、玉米、大豆、花生、猪肉、牛奶、牛肉、鸡蛋、白砂糖等,现实生活中平性食物居多、它们的特性最符合我们的饮食标准。
2、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
酸对应肝,苦对心,甘对脾,辛对肺,咸对肾
我国百姓家庭一般都掌握了膳食营养的知识经验。春天生发,会使肝气盛而损脾胃,鸡汤可保胃且护胃;夏天炎热,喝绿豆汤防暑去热又排毒;秋季干燥,吃芝麻可润燥;冬季寒冷,阳气被抑,吃羊肉汤进补,既可以防寒又能增强体质。此外中医膳食营养还要紧贴节气,随环境变化而调节。
合理膳食是中医膳食营养的基本要求
药食同源 :中药与食物同时起源。
《黄帝内经》中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 ,反映出 药食同源 的思想。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这可称为最早的原则。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
在中医药学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历经药食同源、以食为药,以食代药;药食分化,营养平衡,返朴归真等认识阶段。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宝宝不消化胀气怎么办小孩便秘怎么办吃什么
小孩子脸发黄怎么回事

- 上一篇: 中医提醒中药使用不当会中毒
- 下一篇 益糖柠檬椰果果冻糖尿病糖友食谱减肥瘦身适
-
三亚保港将建成热带旅游度假区 规划体现地方特色
2020-07-10
-
[p]亚俱杯天津女排-中国香港 李盈莹等三国手缺席[-p]
2020-06-30
-
四季养生注重穿衣是根本
2019-07-13
-
经常喝饮料如何保护牙齿
2019-07-12
-
石吊兰栽培技术
2019-07-07
-
一天一次减肥成功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