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思辨本草

中医丰胸  2019年08月07日  浏览:3 次

摘要:大蓟为常用中药,叶上刺长,但较软,叶片不平整、分裂深。植株形体较小蓟大,因此有人称大蓟为虎蓟,称小蓟为猫蓟。但“大蓟力烈,健养、消痈;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能消痈也。” 冬季的药用植物我们往往不太关注,或者难以被辨认,今天我们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认识一些常见的冬季药用植物。中医养生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然而冬季药用植物往往不藏却还暗暗地生长和绽放。  损伤时会流出白色乳汁,也叫 奶蓟 。叶边缘刺粗硬,叶片表面有乳白色斑纹。秋季播种,宜早不宜迟。  籽(瘦果)中可提取 水飞蓟素 ,用于肝脏疾病,为常用的保肝护肝药物,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与水飞蓟习性相似,野生于荒野路旁,叶边缘刺长但较软,叶片也比大蓟、水飞蓟平整。飞廉名字与植物茎杆形态有关,长成后茎杆上密布长刺和叶翅如箭羽。  本品极少在临床配方中使用,单叶药可治疗乳糜尿,新鲜的水飞廉捣烂外敷,或煎汤熏洗治疗静脉曲张。   为常用中药,叶上刺长,但较软,叶片不平整、分裂深。植株形体较小蓟大,因此有人称大蓟为虎蓟,称小蓟为猫蓟。但 大蓟力烈,健养、消痈;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能消痈也。    蒲公英类植物的识别要点是叶片都反向分裂,裂片三角形,最前端裂片似犁头,但蒲公英属植物种类极多,叶形态多样,难区分。  蒲公英在民间应用广泛,老百姓自采自用。它的主要功用就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蔲肿疼痛。蒲公英苦甘性寒,专于清热解毒。常单味应用,捣烂外敷;另取捣汁,和酒煎服。蒲公英有利膀胱之功,可使湿热之邪从下而泄。近年来发现蒲公英有抗肿瘤作用,用于多种癌症,常以辨证为前提,按治疗的需要,分别与行气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及扶正固本之药同用。  红花(行血和血之要药)  在古代又叫红蓝花,因花红色,叶与 蓝 相似,得名。图中幼苗的叶片与菘蓝有相似,这种叶型叫匙形,就像一把把汤匙。  红花每年秋季播种,营养期越年生长,到次年5月便开花,可采摘。可自己留种子,断续种植,但长期留种品种易退化。  马兰(认得可食用的幼苗,不识开花的植株)  马兰头在南京地区是美味野菜,现已大棚种植,冬季的荒野路旁也是随处可采摘到。自从幼苗上了餐桌,我们算是全民都认识马兰了,可当马兰开花时大部分人还是不认得。  李时珍说: 马兰辛平,能入阳明血分,故治血与泽兰同功。 金盏菊(内外兼备的药用植物)  是早春常用花卉,该草药盛行于欧美,欧洲民间外用治疗皮肤、粘膜等炎症,或内服治疗各种炎症及溃疡。是各种护肤品原料。  牛蒡(含高蛋白和钙的食药同源植物)  因牛喜欢吃而得名 牛蒡 ,也叫 牛菜 。叶肥大,植株高,秋冬营养生长时只有基生叶。籽为中药 牛蒡子 ,主产于东北,也叫 关力子 ,牛蒡根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保健,牛蒡子则用于风热表证,咳嗽,咽喉肿痛等,籽富含油脂,可滑润肠道,有利于便秘者。  小茴香(居家吃肉必备草药)  煮肉类时加入茴香能去腥臭气,使肉鲜美,故得名茴香。图中幼苗茎叶可用于制作茴香饺子,也可以直接凉拌蔬菜吃。小茴香能温中行气、止痛和胃。  南天竹(比枫叶更红更,有竹子般的挺拔身姿)  为常绿的小灌木,秋冬季节越气温越寒冷越红艳,是中药 天竺子 的来源,本品是冷僻中药,可治疗咳嗽气喘。  药用植物学中 三回或四回羽状复叶 的概念时常以南天竹复叶为例。野外采药时用南天竹压制的植物标本形态和色泽都尤其美观。  冬青(冬青科的 科长 ,本科植物皆耐冻、常绿)  常绿乔木,除了叶片入药外,大量用于园林绿化行道树。叶片入药即为中药 四季青 ,叶片平直厚实,老叶往往呈红棕色,不易掉落。  在野外容易辨认,灰白色的树干笔直挺拔。叶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的功效。四季青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均有效,其中对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肠炎和菌痢、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以及伤寒、副伤寒、骨髓炎、宫颈炎、尿道炎的疗效最好。   陈藏器: 木肌白似骨,故云枸骨。 叶边缘有向四周生长的刺,形似动物爪牙,又名猫儿刺、枸骨刺、老虎刺等。枸骨分有刺枸骨与无刺枸骨,入药时用有刺枸骨,无刺枸骨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笔者观察到同一枸骨树上同时出现有刺和无刺的枝叶。  枸骨的叶就是 功劳叶 ,又名 枸骨叶 。能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用于阴虚劳热,咳嗽咯血,头晕目眩等。消痰火,清热凉血之功尤甚。   毕业季栀子花开,此为观赏栀子,其花重瓣、花期早、香气浓郁,观赏栀子又分为大叶型和小叶型。药用栀子又叫山栀子和黄栀子,山栀子是指野生于山林之中的野生栀子,传统上都是采摘野生的栀子作药,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等地, 黄栀子 名字中表明果实变深黄色时采摘加工。  观赏栀子通常扦插繁殖,而药用栀子则用种子播种繁殖。在江西、浙江等地山栀子花开时老百姓上山采花炒菜吃或晒干作干菜用。果实有清心肝之火,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黄疸的作用,还可治疗实火伤络、血热妄行所致的鼻衄、咯血、吐血、血痢、便血、尿血等。  现在药用栀子几乎都是栽培,导致个头大、颜色红、长圆形、棱翅多,但野生栀子个头小而圆、皮脆而薄、颜色黄、棱翅少,经验鉴别认为以个头小、圆为佳。  火棘(带刺的茎枝上挂满了火红的果实)  为常绿灌木,无论是叶片还是果实都极具观赏价值,可反复修剪,被用于绿篱和盆景,火棘的叶为中药 救军粮叶 ,果实称为 赤阳子 ,赤阳子可治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痢疾,泄泻,崩漏,带下,跌打损伤等。  侧柏(柏子仁、侧柏叶)  因枝叶扁平,排列在两侧,故名 侧柏 ,嫩枝和叶有柏树香气,香气是侧柏叶的药效物质,因此采收加工时要阴干,不能烈日曝晒。  园区的侧柏都是用种子播种的,生长4年左右就有一人高了,每年 、4月份侧柏花开放,我们都不曾注意的是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侧柏花芽已经分化形成,图中叶最前端黄绿色突起便是花发育早期。  曼地亚红豆杉  曼地亚红豆杉主要特点是生长缓慢,但紫杉醇含量高,为自然杂交种,是东北红豆杉为母本,欧洲红豆杉为父本杂交而来,自然杂交种紫杉醇含量高,生长较快,紫杉醇产出量较高。从上图中可知,叶片较短、较窄、质地硬实、叶色深绿。  国内供药用的红豆杉种类还有:西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树皮和带叶的枝都入药,树皮资源有限,价格较高,枝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南方红豆杉(栽培量最大的红豆杉品种)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远低于曼地亚红豆杉,含量最高的是北美红豆杉。从上图中看南方红豆杉叶片较宽,呈镰形,叶片较软。  临床上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效果良好,对前列腺癌、胃肠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等也有效。   女贞子是木犀科植物,本科常绿植物多,如木犀(桂花)。女贞子被大量用于公路行道树,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200多天,若再加上挂果时间,则女贞子的 花果期 可达250天左右。现今女贞子药材以栽培为主,如公路旁、苗木基地等;而野生女贞子生长于山坡地,海拔较高。  女贞子入药需要成熟并经低温霜冻,传统上认为经过霜冻且呈鸡腰形的女贞子品质佳。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等,或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乏所致视力减弱、目暗不明。肝阳上亢及肝火上炎诸证   钩藤,原称 钓藤 。李时珍: 钓藤,其刺曲如钓钩,故名。 钩藤既善熄风止痉,又能清肝与心包经之热,为治肝热生风之要药。用于肝阳上亢及肝火上炎诸证,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用治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者。还有疏风透热作用。  钩藤的药用部分是带钩的茎枝,钩实际上是枝条的变态,钩中的药效成分含量也是最高的,所以性状鉴别时认为双钩多,茎枝少的品质较好。上图钩藤单钩、双钩交替生长。   因叶圆形或肾形,似马蹄,故名马蹄金。又似铜钱,又名小金钱草。入药能退黄,也叫黄疸草。全草入药用于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和内服治疗跌打损伤效果良好。  马蹄金喜半阴湿环境,经常湿润或有流水且有一定荫蔽的环境生长最适宜,能迅速繁殖,可作地被植物。   石蒜几乎是等花开结束后,叶子开始大量长出地面,植物学上把这种习性称为 先花后叶 ,石蒜花姿优美高雅,但花与叶 永不相见 ,因而得名 彼岸花 。石蒜又因一些美丽的传说而得名 曼珠沙华 。  石蒜的生长期是从秋季到第二年的春季,春季6月开始当气温逐渐升高时叶片枯萎,进入夏季高温休眠期,到了秋季8月气温开始下降时花葶迅速生长和开放。是秋季观花和冬春观叶的优良地被植物。鳞茎入药,祛痰催吐,解毒散结,但该药有一定毒性,使用需注意。   要说到板蓝根大家伙都了解,但却不知道菘蓝的根就是板蓝根,而就是菘蓝的叶子。菘蓝是十字花科植物,与平常吃的青菜、油菜花都是同科植物,图中的菘蓝苗到来年 月大量黄花盛开,与油菜花难以区分。  菘蓝开花前必须经过低温霜冻才行,不然无法开花,也因为这个特性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栽培菘蓝旱宜迟不宜早,否则当年种下的菘蓝便抽苔开花,根松壤不能药用。南京地区往往要等到清明过后甚至5月适合播种。  板蓝根性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   麦蓝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种子入药称为 王不留行 ,《纲目》: 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   王不留行为肝经血分之药,其性走而不守,用于妇女经行腹痛,经闭,难产。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和乳痈、痈肿等。   小毛茛的块根数个成丛,短小,形似猫爪,因此入药时称为 猫爪草 。毛茛科毛茛属植物多数是秋季开始营养生长,小毛茛在苏南地区10月便出苗,到次年 月便开花。上图中小毛茛叶片较为宽圆,另有一部分个体裂片细长,分裂处呈缺刻状。  猫爪草能解毒,化痰散结。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在河南民间单味药用于治疗瘰疬,即淋巴结核,内服加外用,疗效显著。   夏枯草和在命名上有相似含义,半夏是遇夏季高温地上都枯萎,夏枯草则是夏季高温时果穗枯萎,基生的叶片断续生长。但两者都是遇到高温进入休眠模式。  夏枯草味辛能散,苦寒泄热,善泄肝胆郁火,平降肝阳,故可用于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用于痰火蕴结、肝胆气郁之瘰疬、瘿瘤、痈肿等。临床上普遍配方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各种肿瘤等。   益母草用于治疗妇科诸多疾病,疗效显著,因而得名,同时女为坤,也叫坤草。图中为益母草苗期,采挖全草入药也叫 童子益母草 ,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比花期高很多,因此童子益母草被认为是益母草优等规格。  益母草性善走散,有活血通经,祛瘀生新之功,为妇人经产要药,主要用于血瘀所致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  野老鹳草(本种野性强,为随处可见的杂草)  野老鹳草果实前端花柱长喙状,如鹳之喙,故名老鹳草。全草入药为中药 老鹳草 ,本原植物入药又称 短嘴老鹳草 。野老鹳草在一些地区是农田恶性杂草之一,资源丰富,用量少,无须栽培。  有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酸楚。于跌打损伤。老鹳草外敷尚可散诸疮毒;制成眼药水滴眼,可治疱疹性角膜炎。  虞美人(幼苗与罂粟苗相似)  本植物属外来物种,原产物欧洲,主要用于观赏,为早春花卉,品种众多,花色浓艳、色彩丰富多样。同样是秋播春开花,夏休眠的植物。  本植物的花蕾或全草入药,体内含有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的作用。中药配方中未曾见过此药,但药草花茶中有用花蕾。  

彝医:西弗色哩哩诺奴诺,夫撒凯奴,吐土希,罗母格基。 中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软坚散结。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癃闭,小便量少,热赤不爽,前列腺肥大见上述证候者。

冠心病人可以慢跑么

女性腰疼后背疼的原因

电脑抽奖小程序

孩子脸色发黄

小孩脾虚怎么调理

孩子不爱吃饭

陕西哪家专治癫痫
福建专治牛皮癣最好的医院
四川治疗牛皮癣最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