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6个习惯让湿气乘虚而入!99%的人都会中招!

中医丰胸  2019年07月25日  浏览:2 次

摘要: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风、寒、暑、湿、燥、火 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杜绝以下坏习惯。

6个坏习惯招来湿气

睡。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爱吃凉。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喝大酒。这是加重 湿毒 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 排湿 。

老坐着。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

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 )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

中医里讲 湿重如裹 ,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分湿热和寒湿。如果是湿热,那么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这是区分的方法之一。

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这在中医叫 湿邪困脾 ,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身上的四大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指出,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 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 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 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祛湿食疗方法

茯苓粥 健脾祛湿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冬瓜粥 利尿祛湿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薏米赤小豆汤 健脾祛湿

取薏米 0-50克、赤小豆 0-50克。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尿黄、舌苔黄腻者。

特别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症状的辨别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效果。

微店店主版

儿童感冒发热浑身疼吃什么药

吃什么能改善心肌缺血

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

类风湿应该注意哪些

类风湿怎么形成的原因

福建最好的治男科专科医院
湖北好的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
长沙专科医院治疗牛皮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