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难放量公开市场陷回笼困境吧
中医保健 2022年01月27日 浏览:2 次
继1年期之后,3个月及3年期品种操作量也相继跌破百亿元关口。观察人士指出,公开市场回笼能力与流动性管理重任的不匹配,决定了未来存款政策仍有被频繁使用的可能。
11月23日,1年期央票象征性发行20亿元,创出该期限品种近两年的发行量新低。紧接着,央行24日,新一期3个月央票及3年期央票发行量分别为30亿元和10亿元。至此,公开市场主流央票品种的发行量已全部跌进两位数水平。
如果联系到近期被频繁使用的准备金政策,央票发行量的削减似乎“情有可原”。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准备金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有交叉使用的传统。两大数量工具轮番“上阵”,既可实现对过剩货币的持续回收,又可以避免叠加回笼对资金面的过激影响。譬如,今年1月18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公开市场接连五周实施净投放,直至2月25日准备金率再次上调。随后,准备金调整暂告段落,回笼冗余货币的重任又交回给了公开市场工具。
然而如今,数量工具良性“互动”的场面却没有再现。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公开市场回笼量则一减再减。10月以来,算上差别化调整,央行已连续四次动用准备金工具,使用频率不亚于年紧缩周期;同期,公开市场回笼量则由10月最高的单周2380亿元逐步下滑至上周的260亿元。
尽管在热钱加快流入与银行信贷冲锋的背景下,准备金政策可谓是应势而出,但频繁上调准备金率进行替代性回笼,也恰好反映了公开市场回笼功能的缺失。在公开市场回笼量持续缩水的背后,或许不能排除供给收敛的作用,但相比之下,需求制约体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11月以来,随着央票利差缺口不断拉大,其市场需求出现了持续下滑。
目前来看,未来公开市场回笼量仍然难以有效提升。诚然,为提升央票吸引力,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现状亟待纠正。然而,现实是央票利差太大,即便上调发行利率恐怕也很难解决问题。当前央票利差普遍超过40个基点,如果一次性大幅上调发行利率,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其结果将是快速推高二级市场利率。而若采用持续小幅上调的方式,又可能落入央票利率上调预期自我强化与自我实现的怪圈,其结果是一二级市场利率交替上行,利差缺口始终难以得到弥补。
谈判达成的可能性较大。 隔夜沪期铅主力1509合约强劲上扬 另外,从期限结构来看,3个月品种由于在春节之后到期,对机构的吸引力一般。同时,明年2、3月到期资金已经较高,也限制了3个月工具的使用空间;对于3年品种,由于目前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而且前期机构持仓较高,吸引力已大不如前。相比之下,1年期央票利差最小,期限适中,有望成为未来公开市场回笼的主力。然而,1年期央票背负的政策色彩,使其不得不顾及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况且短期要化解利差倒挂的问题也绝非易事。
货币当局连续上调准备金率已经宣示了其政策收紧的姿态。长期来看,数量工具依然是回笼存量冗余货币的主要手段;短期来看,临近年末,外汇占款流入与财政存款季节性释放加剧了流动性回收的压力。而公开市场的回笼困境,决定了未来资金冲销的任务还将继续倚重准备金工具。事实上,经过年内第五次普调后,目前存款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已突破17.5%的心理关口。这意味着,未来准备金率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无关。和讯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
廊坊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重庆白癜风医院
重庆治疗宫颈糜烂多少钱

- 上一篇: 央票隔周发行票据类理财品风险凸现吗
- 下一篇 央行年金融稳定报告称提高债券融资的规哈
-
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2019-07-16
-
经常牙龈出血该怎么办
2019-07-13
-
推拿按摩不得随意冠名中医
2019-07-12
-
黄芪创高产沙质土壤最为宜
2019-07-12
-
找到适合你的减肥方法
2019-07-07
-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举办中医基层化技术培训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