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沧浪诗话中有句曰
药膳食疗 2020年07月18日 浏览:0 次
《沧浪诗话》中有句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许多人都以为诗歌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其实那也许是大错特错。
无论哪一个国家的语言,包括无论哪一个你喜欢的诗人的作品,本身并不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运用语言的智慧其实在于语言或你尊崇的作品之外。
诗歌语言如何运用,其实并不是一门技艺,脱离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悉心体察,根本就学不到。
海子曾经说:“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
有一个叫郁乃的诗人,曾经在她的博客如此写道:“山峰如剑/众生拥挤不堪/高度刺盲了眼睛/历史的怀抱/沉睡着英雄的遗言:/高处 一无所有”。这首题名为《高处 一无所有》的诗,与震杳的《我厌倦了》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妙。
震杳在《我厌倦了》的第一节当中写道:“我厌倦了再去争论对与错/厌倦了那单调的色彩/厌倦了房子与天空/厌倦了一条条陌生的街道”。
震杳还继续写道:“我厌倦了黑夜/厌倦了那悄无声息陡然从远方袭来的鸟鸣撞裂了我的心脏/我厌倦了窗口的风、睡梦中的呼吸、拉扯着疼痛的喉咙”。
这种诗,这种语言,在我读来,并没有苛意在修辞中做窝,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生存境遇的直接呈现;这种诗,这种语言,在我的视距之内,并没有做过多的视觉的渲染,而是貌似简单的自然历史规制的隐射;这种诗,这种语言,在我的阅读深处,表面上是一种关照心态的浮躁喧嚣或执事理想的沉沦颓废,而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生长与环境际遇的终极关怀。
当下的时代,表面上“房子”与“天空”交相辉映,弥漫着盛世的重彩;而实际上,“从远方袭来的乌鸣”,一直在“撞裂”着我们的“心脏”。“教堂里的歌声”、“田野上的薄雾”,甚至那些“带着深色礼帽的人”与那“寂静的河堤”上“等待”的“落日”,都已不能熨平我们心底深处的褶皱,我们虽然“一无所有 且不曾拥有”,但我们的确都有些厌倦了,最起码,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整个世界似乎都被这种“厌倦”的情绪所支配,我们的确已经“厌倦了再去争论”任何人与事件表面或背后的“对与错”。
海子说得对:“远方除了遥望一无所有”!
许多生命个体,许多域居族群,许多有想法的国家甚至许多有生命群体的星球,无时无刻不在仰望着高处或遥望着远方。郁乃说得对:“高处 一无所有”;Google日前放出了最新版安卓4.4 KRT16S海子也说得对:“远方”,只有“遥望”;震杳也说得对:“我躺在寂静的河堤等待落日/假如还有明天/我厌倦了那假如”。我们其实都是在走向死亡,尽管那非常有时序的死亡之后,还依旧是一场场照本宣科的重生。
小聚也罢,狂欢也罢;固守也罢,创新也罢;休闲也罢,研究也罢;世界其实就只是一个个生命个体群居的广场,广场也许永远都会存在,只是每一个路过者或经营者,每天都会在物是人非。无论是搞什么,一如政治或经济、文化或思想,影视或诗歌,都只是一种“合理”或“不合理”的存在,所有的意义,其实也许都只是在“合理”或“不合理”、“热衷”或“厌倦”之外。
◆附:
◎我厌倦了
文/震杳
我厌倦了再去争论对与错
厌倦了那单调的色彩
厌倦了房子与天空
厌倦了一条条陌生的街道
带着深色礼帽的人 走进低矮的门洞
我厌倦了黑夜
厌倦了那悄无声息
陡然从远方袭来的鸟鸣
撞裂了我的心脏 我厌倦了
我厌倦了窗口的风
睡梦中的呼吸 拉扯着疼痛的喉咙
虽然我一无所有 且不曾拥有
但是我厌倦了
教堂里的歌声 田野上的薄雾
我躺在寂静的河堤等待落日
假如还有明天
我厌倦了那假如
共 141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文章对震杳的《我厌倦了》进行了分析,引用了海子等人的诗句,对诗歌的创作、语言和意境进行分析,认为诗歌的语言只是一个载体,诗歌的意境才是诗歌的灵魂,它反映和抒发了诗人生活和思想的现状以及对未双方对进口关税基本上要降到零。从2005年7月20日起来的迷茫!问好,祝福!【:姜光丽】
1楼文友:201 - 22:29:41 如果心倦了,或者换个环境,或者调整心态,要坚信真正的幸福感来自自己的内心!
秦皇岛白癜风治疗较好医院莱芜男科医院哪家好滁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 藩国已是75岁高龄的铃木忠志显得精神矍铄
- 下一篇 藩国花残叶落秋风重
-
梦溪笔谈里的中医药知识
2019-07-15
-
早上做脉诊治疗是最好的
2019-07-12
-
孔雀尾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鹰眼睛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哪些药膳适合更年期食用
2019-07-06
-
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