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五行,虚实”之变化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12日 浏览:3 次
摘要:太极拳步法的虚实变化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还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拳论中讲“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就是这个道理 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范畴。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是构成万物的抽象元素。以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关系,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五行还分为五个方向为:南方火、北方水、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正如人体的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我们老前辈就是利用五行变化之规律,将里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作为五行。这五种步伐是利用身体的两个脚和两条腿的虚实变化来完成的。所以虚实变化也就是太极拳术中的五行之根本。没有虚实变化。也就形不成拳术中的五行之说,五行步法是下肢变化动作的要求,按要求去做,身体下盘才能得机得势,上身才能运动自如,不按要求去做,上身就会出现歪斜别扭,站立不稳,浪费体力。步法是保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和支撑全身的根基,所以,只有懂得了五行虚实的变化,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中的五行步法的 前进 是:身体的前方为前,向前进步和把身体利用两腿的虚实变化向前移,为前进。前进在用意上起到进击、发力和粘制对方的作用。如:用拳术中的掤劲、挤劲、按劲、挒劲、肘劲、靠劲都和五行中前进的步法分不开的。可见前进步法在太极拳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后退 身体的后方为后,把身体的虚实从前方向后移和向后退步,为 后退 , 后退 主要起到走化对方来劲。把对方的来劲,往自己身体的近处引化和粘制,得到引进落空和蓄而后发的目的,同时又起到向后发人和向后牵制对方的作用,如拳术中的捋劲和采劲就是这个道理。
在身体前进和后退以及中定时,利用身体的两条腿和腰的旋转运动,身体形成了向左或向右的转动,向左为左顾,向右为右盼。左顾和右盼主要起到改变对方劲头,走化对方的劲力,得到粘制和发力的目的,正如拳论上所说的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也就是阴阳相济的作用。
中定 。 中定 步法是虚实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站,又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的总起源,如在中定步时,向前攻步为前进,向后坐腿为后退。向左转为左顾,向右转为右盼。同时,在粘走劲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五种步法又在互相变化。互相配合,互相依赖。如用 后退 步法走化对方劲时,还要和左顾或右盼相配合,这样不但走化了对方劲道。还可改变对方的劲头,使对方落空,得到我顺人被的目的。又如:在粘制对方时,不但用左顾或右盼,还要和前进相配合,这样,就形不成硬顶,得到既走化了对方劲头,又起到粘制对方的作用。五行的变化,也就是虚实的变化,所以老前辈说: 虚实变化就是打人 。
身体的重心的负荷是利用两条腿的虚实变化来调整的,太极拳中要求要虚实分清,在实和虚的分配上有一比九、二比八、三比七、四比六、五比五之分。这是根据自己不同的功夫和老师传授分不开的。如在一开始练拳时,为了练好下盘两腿的功夫。要求把虚实分得很清,架势也很大,这就形成了一比九或二比八的比例了。又如练太极拳有二定的功夫,或练中架和小架的太极拳就成了三比七之分。只有练到上程功夫才可到四比六或五比五之分。
太极拳步法的虚实变化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还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拳论中讲 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 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虚实互相渗透,才能变化灵活。日久积成功,下盘就能在任何变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固如山岳,处处得机得势。
太极拳的步法、身法和手法同样走弧形,划圆圈,全身动作要同时协调进行,要做到周身一家,脚到手到,上下相随,落脚的方向、角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两脚占地位要不定不八,成弓步时,前膝不可过足尖,后腿要曲中求直。在左顾或右盼的转换时,又要和足尖的外摆、内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转相配合。
正如李亦畲老前辈在《走架打手行动要言》中讲: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与两膊相系,下与两腿相随。 说明了五行,虚实的变化在全身各部相配合之重要。
散寒清热、调和气血、涩肠止泻。用于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久泻者。症见大便清稀或夹有少许白拈冻,或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腹痛肠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易抽筋是什么原因
宝宝肚子响喝四磨汤
腹泻宝宝的饮食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治疗好
肠易激综合征有何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改善
福州治疗男科哪好海口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哪好
天津哪家医院治癫痫好

- 上一篇: 针灸纠正尿道综合征
- 下一篇 治疗牙龈炎的民间偏方 牙龈炎的注意事项
-
梦溪笔谈里的中医药知识
2019-07-15
-
早上做脉诊治疗是最好的
2019-07-12
-
孔雀尾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鹰眼睛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哪些药膳适合更年期食用
2019-07-06
-
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