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药膳食疗 2019年06月22日 浏览:5 次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不同,应采取不同的体位和手法。诊前首先需选择好体位,然后充分暴露按诊部位。一般病人应取坐位或仰卧位。病人取坐位时,医生可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按胸腹时,病人须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切按。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度时,可让病人屈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于切按。按诊的手法主要是触、摸、按、叩四法。触、摸、按三法的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者用力轻诊皮肤;摸者稍用力达于肌层;按则重指力诊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时可综合运用。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通俗伤寒论》曾说:“其诊法,宜按摩数次,或轻或重,或击或抑,以察胸腹之坚软,拒按与否;并察胸腹之冷热,灼手与否,以定病之寒热虚实。”又说:"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脐下,知皮肤之润燥,可以辨寒热;中手寻扪,问其痛不痛,以察邪气之有无;重手推按,察其硬否,更问其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按诊时应注意:1、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2、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3、注意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4、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以了解病痛所在的准确部位及程度。按诊是切诊的一切部分,通过按诊不仅可以进一步探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同时也使一些病证表现进一步客观化,它是对望、闻、问诊所获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为全面分析病情、判断疾病提供重要的指征和依据。因此至今按诊仍是临床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环,应努力挖掘与提高。
一岁宝宝吃什么好消化小孩脸黄怎么办宝宝不消化胀气怎么办
小孩发高烧39度巧妙退烧法宝宝发烧三天了不退烧怎么办
小孩咳嗽吃什么水果好

- 上一篇: 瓦韦的药用价值瓦韦的副作用
- 下一篇 每天几分钟颈椎按摩5法
-
梦溪笔谈里的中医药知识
2019-07-15
-
早上做脉诊治疗是最好的
2019-07-12
-
孔雀尾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鹰眼睛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哪些药膳适合更年期食用
2019-07-06
-
新生儿口腔如何护理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