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散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了
中药养生 2022年02月14日 浏览:2 次
军魂,永不散——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 人民周飞亚 在共和国百万大裁军 0周年之际,一支被称为 祖国铁道建设突击队 的英雄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集体脱下军装 0年后,再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日前,10集大型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央视播出。在以往的诸多影视作品中,战争题材并不鲜见;但铁道兵这支特殊的队伍,以及他们特殊的战场和战斗,还是第一次在荧屏上得到集中展现。
铁道兵的前身,是1948年7月在东北组建的铁道纵队,195 年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从战火中诞生,在修路中成长。
影片以时间顺序为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一个个工程项目放在时代转折点上,突出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在解放战争年代,仗打到哪里,他们就把铁路抢修到哪里,可以说是 大军未动,铁路先行 。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建成了 打不烂、炸不断 的钢铁运输线, 粉碎了美军持续10个月的 绞杀战 。在和平建设的岁月,他们仍在移山填海,志在四方。鹰厦铁路使厦门岛与大陆连通,巩固了海防前线;嫩林铁路使大兴安岭 的林业资源得到开发,保障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经济复苏;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 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之一 ,平均每一公里就留下了一名战士的忠魂;青藏铁路解 决了高原缺氧和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记忆。铁道兵所历经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和建设,是时代的标记,更是纪录片最大的 看点 。
不过,历史却是由无数属于个人的生命记忆构成。影片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让一个个亲历者在镜头前回忆往事,展现出宏大历史中的细节,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 情感故事。景春阳,原铁道兵8师 9团的副团长,为了赶工期,父母先后辞世他都没能送终,这成了他的心病,至今难以释怀。李大芬,18岁参军来到大西南, 复员后留在了当地,40多年来一直守护着一片安葬战友的墓园。王岳森,原石家庄铁道学院学员,回忆起当年摘下帽徽领章、告别军人身份的时刻,依然激动得难 抑热泪 老铁 们自然流露的真情,为影片增添了温暖的色调。
鲜活的记忆,终会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永远逝去。为了留住这份记忆,6个摄制组对600余名铁道兵官兵进行了抢救性采访拍摄,其中七八十岁的被访老人超过70%,得到的口述史料长达 00余小时,行程超过 万公里。
此外,剧组还搜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影像资料,并充分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三维绘画等手段进行创作。总导演刘卫阳说: 希望能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段历史。
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退出现役,改工为今天的中国铁建。但脱下了军装,却抹不掉军人的风骨。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叶剑英元帅的题词,是 铁道兵精神 最确切的写照。
中国经济在本周期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经初步测算 在今天,这样的精神仍然弥足珍贵。曾经用血肉之躯扛起共和国车轮的 老铁 们,为历史留下的不只是那一条条铁路干线,不只是难言的感动,更重要的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魂,永不散。
玉林看白癜风专业医院廊坊治疗前列腺炎费用多少钱
合肥白癜风医院电话

- 上一篇: 永不停息的
- 下一篇 永州作家盘树高参与篆刻爱莲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