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医生电梯里劝阻吸烟被劝老人突发心脏病离世物业

中药养生  2022年01月04日  浏览:2 次

医生电梯里劝阻吸烟被劝老人突发心脏病离世

37岁的杨君(化名)是名医生,在医院里劝病人不能吸烟是常事。但是最近半年,对劝人莫抽烟这件事,杨君有了阴影。大约半年前,因在小区电梯里劝一名老汉不要吸烟,引发争执,老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离世。家属将杨君告上法庭,要求40余万元的赔偿,11月1日,该案二审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审判庭开庭,大河报参与旁听。

【回顾】电梯里劝 禁烟 ,被劝者突发心脏病离世

杨君的二胎宝宝5个多月了,事发时,他的妻子行将临盆。

金征宇:硕士生也好 作为医生,杨君深知抽二手烟的危害,在医院他常劝阻病人,在公共场合,有朋友在密闭空间吸烟,他也会劝上几句,尤其是妻子怀孕后。

今年5月2日上午9点多,杨君准备外出,从14层进入电梯后,发现1名老人正在抽烟,电梯内烟味很浓,出于职业敏感,他劝老人不要在电梯内抽烟。

如果我知道善意的提示会引发后续一系列事件,我宁可那一刻不说话。 昨日,见到杨君,他摸着鼠标的双手微微抖动,在他电脑中保存的当日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双方在电梯内对话2分钟左右,其间电梯到了一层、负一层,双方都没有下电梯,随后共同返回一层。在一层院内,两人继续辩论,老人有明显的肢体动作。

两人在说啥?

我劝他不要在电梯内抽烟,老人可能觉得伤了自尊,情绪比较激动,说我没资格管他,两人因此产生分歧。 杨君解释, 我只是善意提醒他,吸烟对他和大家身体不好。 并说 在电梯间吸烟是不文明行为 ,无其他过激的语言。

物业把两人劝离,杨君去取快递,返回路过物业办公室时,老人已心脏病发作离世。

【一审】法院判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他认捐不认赔

对老人的家人来讲,5月2日是不忍回顾的一天。老人冯清(化名)今年69岁,曾有心脏病史,但事发当天身体并没有大碍。因抽烟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引发心脏病离世,这让家人很难接受。

家属认为,杨君无故与冯清产生争执,又大声呵斥,导致其心脏病发作,应对家人作出赔偿。随后,杨君被冯清家属诉至金水区人民法院,追究总计40万余元民事赔偿。

9月4日,金水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认为冯清在电梯内抽烟导致双方发生语言争执,冯清猝死,这个结果是被告未能预料到的,被告的行动与冯清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冯清确切是在与被告产生言语争执后猝死,依照《侵权法》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伤害的发生都没错误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根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杨君向冯清家属补偿1.5万元。

杨君说,老人突然离世,他也很难过,即便家属不索赔,他发自内心也想给予家属一定补偿,但这个补偿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捐赠,不是赔偿。 我认为这件事情我没有过错!

【二审】老人去世与他有无因果关系?法院未当庭宣判

随后,冯清家属提起上诉,二审于11月1日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审判庭开庭。双方围绕杨君与老人去世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展开辩论。

杨君委托代理人、河南风向标律师事务所律师单艳伟认为,老人心脏病突发,是其本身存在的疾病,并非杨君而至,也非杨君可预料的。根据《郑州市公共场所制止吸烟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在制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杨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遭到污染后积极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监督权利,这种行动并不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反倒是老人在明知自己有心脏病的情况下,任情绪激动,将本来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酿成了悲剧。

冯清家属认为,电梯运行是很短暂的过程,如果说杨君认为抽烟对其造成侵害,电梯到达一楼后他可以选择自行离开,但事实上双方在电梯内进行了2分钟的争吵。

法院并未当庭宣判。

【声音】公共场合不要抽烟大家都应遵守

老人也要自觉遵照社会公德,起到表率作用。 单艳伟认为,从法律角度看,大家都可以对二手烟说No,而不应该由于一件意外草木皆兵。但在劝阻的进程中,要注意措辞,礼貌用语,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吵。

虽然我爱吸烟,但我觉得小伙子没错。 市民孙先生说,公共场合不要抽烟,是大家都应遵守的。由于维护公德而引发争执,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劝阻不排队、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 维护公德的人错了吗?

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对错,被劝阻的人可能是面子上挂不住引发争执。 市民吴先生表示,他呼吁市民遵照公德,同时在维护公德时讲究方式方法,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对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一出差就闹肚子怎么办
一出差就闹肚子怎么办
初元口服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