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中医中药治疗上热下寒作者仲易

中药养生  2019年08月25日  浏览:2 次

  本文导读:唐翁落座,便诉病情:两年前,现腰以下恶寒畏冷,胸背发热汗出,且上热下寒,日渐加重。近年来,腰以下虽伏天亦需穿裤两条,夜间更需棉被盖之。每临冬季,腰缠护腰、腿缚毛皮,外穿棉裤。而腰以上,虽春秋亦热汗如蒸,挥扇不息;严冬三九,虽无汗出,仍不着棉袄,单衣二三件,犹觉烘热难受。 唐翁国海,退休教师,年八旬矣。住中和镇。2011年11月21日,老师夫人陪翁来诊。

  唐翁落座,便诉病情:两年前,现腰以下恶寒畏冷,胸背发热汗出,且上热下寒,日渐加重。近年来,腰以下虽伏天亦需穿裤两条,夜间更需棉被盖之。每临冬季,腰缠护腰、腿缚毛皮,外穿棉裤。而腰以上,虽春秋亦热汗如蒸,挥扇不息;严冬三九,虽无汗出,仍不着棉袄,单衣二三件,犹觉烘热难受。

  余始注目唐翁穿着,见其上仅单衣二件,下已棉裤上身。询其眠食尚可,二便正常,别无所苦。切脉浮大,重按无力。舌淡红,苔薄白。

  此心肾阴虚,水火不济所致也。夫常人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同温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今肾阴亏虚,不能潜阳,虚阳上浮;心阴亏虚,心火不降而上炎。于是君相二火同居上部,故胸背发热也。肾阳既已上越,心火又不下降,下无温煦之火,肾寒水冷,怎不腰冷脚寒?治之唯滋水养肾,引火归元,俾水火既济,方除上热,而温下寒。方用十味地黄汤原方。

  熟地黄20g 枣皮15g 山药15g 茯苓15g 牡丹皮12g 泽泻15g 附片(先煎)15g肉桂10g 玄参15g 白芍15g。水煎温服。2剂。

  2 日,翁来电喜告:服药一剂,腰脚已温,胸热亦除。

  次年秋,翁以他病来诊,询其旧病,云:未再复发。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微店要什么条件
小孩脸黄怎么办
孩子总流鼻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