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回过头读他的人物随笔集陈年旧事
中药养生 2020年07月15日 浏览:2 次
《陈年旧事》 叶兆言 著 中信出版社 201 年5月版
读过叶兆言的小说,回过头读他的人物随笔集《陈年旧事》,文字感觉里依然有脱离不了的小说味,比如开篇写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就是用小说语言开的头,“一九〇〇年注定不安分,中国北方正闹着轰轰烈烈的义和团,有位老公子哥不得志很郁闷,冷冷清清地来到南京,打算在这里定居养老……”
叶兆言定义小说家,“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他只是说到了小说家的一个职业特征,优秀的小说家哪儿能只是简单地编故事?小说里藏着思想,藏着作家个人的喜怒哀乐,也藏着人生命运,优秀的小说容不得太多的轻佻,不可能是胡思乱想的产物。
但若是千把字的人物素描、趣闻轶事,就大可以把为历史写书而端起的架子放下来了,人皆有八卦之心,尤其是对名人才子、伟人智者的花边消息,更是百读不厌。叶兆言在写作《陈年旧事》里的文章时,便秉承了信手拈来编故事,胡思乱想绘人物的思路,把往往给人刻板、严肃印象的一系列文人形象,还原成了凡夫俗子。
这本书里所写到的对象,多和南京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有些和南京不搭边的人物,作者也能东绕西绕很自然地让他和南京牵上关联。我怀疑叶兆言这么处理是为了自己写作上的方便,他自己是南京文人,自然积累了不少历史上生活在南京、或与南京有过故事的文人们的传闻,写的时候不缺素材,行文甚至有“不吐不快”的畅快感。他笔下的人物,也穿越时间障碍,成为他的南京“邻居”,他写这些“邻居”的故事,如同三五好友把酒围炉拉家常,气氛轻松而友善,读者读来也有参与感。
在叶兆言笔下,诸多国宝级的大文人,有着凡夫俗子鸡毛蒜皮的生活,也有在这生活中所流露的超然与雅致,但与我们想象的不同,那些赫赫有名的大文人,有的影响了历史,但多数却是被历史所影响,作者笔下的悲剧人物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林风眠那篇,短短的篇幅,写出了林风眠的几段恋情和婚姻,写出了林风眠所处时代的戏剧性,也写出了他个人世界的孤独。“看林风眠的画,总觉得意外,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是寂寞,是非常的孤傲和冷淡。”作者这句话,既评价了林风眠的画,也评价了他的人。“文革”期间,林风眠“将数十年积累的精品力作,沉浸在浴缸,化成纸浆,用马桶冲走”。对待此事,叶兆言的评价仅仅一句就有千斤重,“当然,林风眠这些餐厅均首次跻身前50名。其它首次入榜的餐厅包括 Blanca(纽约)、Sons Daughters(旧金山)、Cafe Juanita(华盛顿州柯克兰)以及首次榜上有名的三家得克萨斯州餐厅 Oxheart 和 Pass Provisions(均位于休斯敦)及 Uchi(奥斯汀)。的画现在已是天价。”
曾国藩、蔡元培的家族后代,IDG出售了10%的股份得到4500万美元。而出售15%股权的Trader傅斯年、罗家伦、陈布雷、胡适、徐志摩……近50位名人出现于这本书的目录里,看似有些拥挤,但读着不累完全是因为作者清淡的笔触,对于笔下人物,作者没有使用凝重的词汇,也坚决与人云亦云的大路货点评文字绝缘,对人物不人为地“英雄化”,把敬意也藏得很深。所以,通过叶兆言的文字,读者可以重新认识他的这些“邻居”们,曾经怎么思考怎样生活,掩卷之后,情绪平静,唯留一份若有所获的沉思在心中。
(:李万欣)
金华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止汗剂怎么使用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