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扇女科:安胎经验方
中药养生 2019年07月24日 浏览:3 次
摘要:经几十代人的积累和发展,陈木扇女科第24代裔孙陈大堃先生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在安胎饮的基础上予以加减,组成了安胎平胃散传之于后世。 陈氏安胎饮
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15g,黄芪10g,12g,炒杜仲10g,炒川断15g,黄芩10g,地榆炭10g,阿胶珠10g,紫10g,甘草10g。
功效:清热凉血安胎。
主治:冲任气血不足,肾虚胎火上逆之 胎漏 或 胎动不安 。
方解:陈氏安胎饮由浙江陈木扇女科所创,陈氏在宋代就明确提出了 清热凉血安胎之新法 ,最早记载于《陈素庵妇科补解》 妊娠胎动不安方论 妊娠下血方论 等,极力倡导清热凉血、益气养血补肾的安胎方法,自成一脉,独具特色,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历史的发展,陈木扇女科第24代裔孙陈大堃先生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予以加减后,撰文传之于后代,系陈木扇女科家传验方。
全方 益气养血和血,补肾清热安胎 ,适用于冲任气血不足,肾虚胎火上逆之胎动不安或胎漏。临床多用于以腰膝软为主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凡孕后出现腰腿软,小腹隐痛,或伴见少量下血,或屡孕屡堕,兼见乏力、口干、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滑者。
陈大堃先生认为,妇女胎动不安或胎漏大多为冲任两脉气血两虚,以当归、川芎(佛手散)养血活血,但川芎用量要小于当归,突出当归养血活血之用,益血和血乃胎有所养,佐以黄芪、白术补气健中以生血,阿胶珠滋阴养血,黄芩、地榆炭清热凉血,杜仲、川断固肾安胎,肾气壮实则胎有所系,多次滑胎更需固肾气强冲任,使胞胎稳固。
此方补而不腻,药性平和,大凡冲任气血虚弱所致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皆宜。
安胎平胃散
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15g、白术12g、山药 0g、紫苏叶10g、紫苏梗10g、广藿香10g、炒黄芩10g、杜仲10g、川断15g、苎麻根15g、姜竹茹10g、知母10g、石斛15g。
功效:健脾养血,泻火降逆。
主治: 胃虚、肝热 所致的孕妇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者。
方解:安胎平胃散由浙江陈木扇女科24代裔孙陈大堃先生所创,陈氏在《陈素庵妇科补解》的 妊娠逆不思饮食方论 中就记载了 妊娠痰逆不思饮食者,因水饮停结积聚为痰,少不为害,多必成病。妨食呕逆,甚则伤胎 治宜清痰温胃,则胎自安,安胎饮主之 ,安胎饮以当归、川芎(佛手散)养血活血,护养胎元,加白术、山药、陈皮、紫苏、姜竹茹、大枣组成。
经几十代人的积累和发展,陈木扇女科第24代裔孙陈大堃先生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在安胎饮的基础上予以加减,组成了安胎平胃散传之于后世。
陈大堃先生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血亏虚为本;冲脉之血下聚以养胎元,若胃气素虚不能下降反随冲脉之气上逆犯胃,则胃失和降。因阴血下聚,而肝脏体阴用阳,故肝气偏旺,加之肝脉布胸胁夹胃贯膈,不论是肝气郁遏还是相火偏旺,均可使肝火夹冲气上逆而致呕吐。
治疗方法以健脾养血,理气和冲,泻火降逆止呕为主要治则,本病以 本虚 为本,以胃弱为主,还包括肝脾不足。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素虚,冲脉挟胎气上逆,胃失和降而恶心、呕吐;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而纳差,不思饮食。冲脉气盛,挟胃气、肝火、痰饮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致恶心、呕吐。全方重在养血补脾胃、泻火降逆气、止呕安胎。
健脾补肾,理气安胎。用于妇女妊娠胎动不安,亦可用于虚寒性胃痛,腰腿痛。
在微信上怎么卖东西
缺钙会不会引起腰酸
肠胃消化不良屁多怎么办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
小孩发烧吃什么药
儿童发热39度怎么办
广州最好的牛皮癣专科医院南京性病最好的专科医院
昆明性病治疗专科

- 上一篇: 腿部抽筋怎么办 补钙补镁是关键
- 下一篇 最难吃的九大蔬菜,却是最有营养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