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时节
中药养生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1 次
摘要:春季时节,应该是我们心情大好的时节。因为百花齐放,争芳斗艳。而且很多的话不仅有悦目的观赏性,很多还有药性,可治病疗疾。 下面中医专家简要介绍了一些春花的花用价值:
木棉花
味淡、涩,性平,能清热、利湿、解毒。将晒干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汤,可以解毒、清热、驱寒、去湿,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等均有一定疗效。
桃花
为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树态优美,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桃花味苦、平,有利水、活血、通便之功。用桃花泡水或研末内服,每次 ~5克,每日1~2次,可治、疟疾、脚膝浮肿;取适量搓烂外用,可治疮疡溃烂、流脓水。孕妇忌服。
含笑花
著名的芳香花木,苞润如玉,香幽若兰。味苦、微涩,性平,有活淤止痛的作用。取花蕾10克,配白芍、甘草,水煎服,可疗;取花蕾10克,配丹参,水煎服,可治疗胁肋疼痛;配金银花、石榴花,可治疗、腹痛腹泻。
山茶花
味苦、微辛,性寒,有收敛、凉血、止血的作用。单味15克,水煎服,可治崩漏;适量研末,局部外用,可治疗外伤出血、衄及烧烫伤。
杜鹃花
味甘、酸,性平,有清热解毒之功。取鲜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可治跌打损伤肿痛、痈肿疮疡。
迎春花
味甘、涩,性平,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取鲜花10克左右,开水冲泡饮,可治;花及叶阴干,研末,黄酒送服,可治外伤肿痛;取花适量,阴干研末后,调麻油外涂,可治下肢溃疡
益气通络,活血化瘀。用于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恢复期中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邪,语言謇涩,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头晕,舌质暗淡,有瘀斑等症
小孩上火怎么办性功能障碍勃起不硬怎么办
老人骨质疏松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