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三道”食疗方
中医新闻 2019年07月02日 浏览:3 次
大寒 三道 食疗方
八宝饭 养血安神
材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作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子鸡 补中益气
材料: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 0克、枸杞子 0克、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作用: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发散风寒汤 祛风散寒
材料: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做法: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作用: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大寒喝好 三杯茶
姜枣茶 温暖全身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 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都是中医养生佳品,各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补益杞圆酒 滋补精血
原料:枸杞子80克,龙眼肉60克,白酒750克。
制作:将以上二味放入干净瓶中,注入白酒直接浸泡,经7天后即可开封取饮。
用法:每日睡前一小时随量饮服,勿过量。
功效:滋补精血、养心安神。
应用:精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悸心慌、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马蹄茶 生津润燥
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每日一次,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的功效。
黑茶 扶阳益气
大寒时节,人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阳气较弱,这个时候可以喝些黑茶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一定的降脂功能。
常见病大寒食疗调治法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时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人体的某些生理亦会发生一些变化。随着天气的骤冷,人们常会引发一些疾病,在本节我们为大家推介以下几类常见疾病的调治方法:
关节疼痛
天气寒冷,常会诱发关节疼痛,使人苦不堪言。
金针菜根汤
用料:金针菜鲜根10克,黄酒适量。
制用法:将金针菜根加水煎汤,去渣,冲人黄酒,趁温饮服。每日1剂。
功效: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适应症:风湿关节痛、扭挫腰痛。
黑豆散
用料:黑豆500克。
制用法:将黑豆洗净,晾干,用文火炒香,捣碎,研为细末。每次10-15克,每日 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利水、祛风解毒。
适应症:关节痛。
辣椒米醋外用方
用料:辣椒粉60~100克,米醋适量。
制用法:将辣椒粉用米醋调为糊状,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散淤、通络止痛。
适应症:关节痛。
低血压
低血压虽然不算是一种疾病,但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而且它会使人头晕眼花、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或昏倒、休克,而导致其他伤害产生。冬季亦是低血压患者倍感难受的日子。
鲫鱼糯米粥
用料:鲫鱼1条,糯米6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与洗净的糯米共置锅内,加水煮为稀粥,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补中益气。
适应症:低血压,症见体质消瘦、虚弱、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悸、食欲减退等。
芪枣糯米粥
用料:黄芪10克,大枣10枚,糯米60克。
制用法:先将黄芪加水煎1小时,去渣,再加人洗净的大枣、糯米煮粥服食。每晚1剂,连服2个月。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
适应症: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
芪杞炖乳鸽
用料:黄芪 0克,枸杞子 0克,乳鸽1只,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乳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及内脏,洗净,放人炖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黄芪、枸杞子、调料,隔水炖熟,吃肉喝汤。每 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填精。
适应症: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机体内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过多地排出而堆积在皮肤上,使堆积处皮肤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此病患者常会在冬天加重病情。
猪血菠菜汤
用料:猪血、菠菜各25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汤食用。每日1剂,连服 -5日。
功效:养血、敛阴、润燥。
适应症: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
山楂荷叶茶
用料:山楂90克,荷叶1张,生甘草10克。
制用法:将上 味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服20- 0日。
功效:消食化积、清热祛湿。
适应症: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症见皮损为红斑,表面有糜烂,渗液或黄色油腻性痂皮,味腥而粘,多发于腋窝、会阴等处,伴见胸闷、、纳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大寒穴位养生
百会穴 能降血压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健忘、目眩等症,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有防治作用。
期门穴 疏心解郁
大寒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防风寒,而且能疏散心中郁闷、的情绪。
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相当于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烦了,它就会站出来帮 将军之官 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中医古籍《伤寒论》里认为,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
太溪穴 滋润补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大寒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最后给大家送上一首大寒养生小口诀,希望大家安暖度冬日,来年身体棒!
大寒阴尽生萌阳,
关节脏腑脚寒凉。
寡欲多睡沐阳光,
户外锻炼要养藏。
保阴潜阳高热量,
切忌生冷黏腻肠。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孩子积食吃什么药最好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
心绞痛冠心病的原因

- 上一篇: 实实在在解决:冬季出现唇干嘴裂的方法
- 下一篇 有小肚子怎么办?试试中医七妙招
-
用于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哪些
2019-07-15
-
国家药监局通告7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
2019-07-15
-
木竹子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太依赖化妆品肌肤易长斑
2019-07-12
-
暑湿头痛暑热头痛火热头痛如何用针灸治疗
2019-07-12
-
中医减肥常用有3种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