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刍言
中医新闻 2019年06月28日 浏览:4 次
本文导读: 《内经》“两虚相得”的发病观《灵枢·百病始生》阐述的的发病观也极为发人深省,它直接决定我们对疾病的治疗。“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内经》在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时,同时提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乍一看有所矛盾, 《内经》“两虚相得”的发病观《灵枢·百病始生》阐述的的发病观也极为发人深省,它直接决定我们对疾病的治疗。“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内经》在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时,同时提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乍一看有所矛盾,其实是对“两虚相得”的强调。这个理论不仅让人们意识到发病的条件,更是启迪人们意识到“扶正”的重要性。医圣张仲景对此便深有体悟。《伤寒论》这部书是有理法方药程序的,其最终目的在于最终治疗。关于治疗,《伤寒论》确立了俩个前提“阴阳自和”以及“保胃气,存津液”,后者所顾忌的正是正气,这是因为在人、病、药三者中,“人”是最为重要的,正气被伤,无力抗邪,治疗便处于被动。所以在《伤寒论》所立出的方子中阳明经热的白虎汤以甘草、粳米和胃气;阳明腑实的承气汤会有种种“不可攻之”;甘草在方子中出现的次数更是不胜枚举。这些皆是出于仲景对《内经》中“扶正”的体悟。
关于《内经》的一些感想从大一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内经》的魅力就不断的浸润我们的头脑,冲击着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它就象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我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无知。我尝试用古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原本已为我所熟悉的事物,又同时深深地为他们的观察、发现、顿悟所折服。他们没有先进的检测工具;没有精细到纳米的放大设备;更没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支持,却能做到如此地步的原因我想只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嗜欲浅则天机深,嗜欲深则天机浅”。而正是这一点阻挠了现如今多少中医人士继往开来的道路。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源头,正是源头的博大精深衍生了几千年来百花齐放的各家学说。作为传承者,对源流的追寻探索都是不可或缺的。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当是每个中医人应有的觉悟。
风湿性关节炎怕什么青岛双鲸药业悦而维生素D
孕妇补铁钙锌吃什么好

- 上一篇: 七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 下一篇 愤怒难以控制这几个方法能帮你
-
用于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哪些
2019-07-15
-
国家药监局通告7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
2019-07-15
-
木竹子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太依赖化妆品肌肤易长斑
2019-07-12
-
暑湿头痛暑热头痛火热头痛如何用针灸治疗
2019-07-12
-
中医减肥常用有3种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