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走进滇南花腰彝山寨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20日 浏览:0 次
走进滇南花腰彝山寨
深秋时节,偶然,我闯入了这陌生的世界: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高寒山区一一龙武镇旧沙村。
湛蓝湛蓝的天空上,大片大朵的白云,自由自在的飘着,流着,那么轻盈、飘逸;哀牢山沉稳、葱郁,静静的任白云缭绕,任大地苍茫,那么厚重、博大:好令人陶醉啊。
彝族众多分支之一:石屏龙武、哨冲两镇的花腰彝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大山深处,目前,大约五万人。
之所以称花腰是因该民族的服装,颜色象火红火红的山杜鹃,腰间又围彩绣亮缀而得名。
乡亲们说,艳丽的服饰,是姑娘出嫁时的婚纱女儿初长成,就必须学习缝制这门手艺,为出嫁作准备。过去这一带十分贫困,过门时能穿上这身红红的衣服,便风光无限了。不少人家,还不一定买得起布料及线什么的。
而今,布料自然买得起,然一针一线的女红,即使心灵手巧的女子,全套服饰八件绣品完毕,也得四五年。因此现市价高达一万以上呢。
如今这服饰,除依然作嫁衣外,探亲访友,节假欢庆,集市赶街,姑娘,媳妇,老太太,都穿着,以至满目彤云,喜气洋洋。
这是山寨文艺队的姑娘们,去城里演出呢。
花腰彝,同许多兄弟民族一样,也能歌善舞:海菜腔,唱到北京;火把节,常会耍龙,可威风呢。
火把节,是彝族最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寨子里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当地歌舞的。火把节时,全村在西面广场歌舞,耍龙,会餐,气氛非常热烈。
请听本帖配乐,就是当地的花腰彝原生态歌曲,一般为女声演唱,男士以三弦配乐。那年我亲自耳闻目睹过的。
好靓!您可能认为是城里的姑娘装扮,不,绝对是花腰村民(叫X燕的)只不过年轻姑娘肤白,老年妇女天天下地,肤黑罢了。
仔细端详,旧沙的村民们不论男女老少,大都五官端正,男子英俊,女儿温情。故西方有些学者研究认为,花腰彝欧州。戴维斯在其1911年所著的《云南—连续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一书中提到彝族:......我们越过4000英尺高的山峦抵达左曲倮倮村,村里的倮倮人(即彝人)可说是我在南方所见过最优良的类型,个子长得很高,鼻子笔直,面貌清秀。
欧州源说肯定论据不足,彝族就是当地土著。不过这里天然龙潭矿泉水,空气洁净,人,都显得年轻,多老的人,不见雀斑。
平时,她(他)们,也着汉装,有些很时尚的。
旧沙村,由四个自然小寨子组成,我客居附近的二组,60户人家,背倚青山,面朝坝子,风景尚好,然据说经济没有周边发展得快。
沿着水泥路,进入村中。山寨狭长,东西走向,建筑多为土筑。
寨子里苏大爹告诉我,虽都是红土房,但如果房顶铺瓦,则称瓦掌房”若房顶铺茅草,则称土掌房”
过去,这里赤贫。记得我70年买木料到过这一带,目睹一位村里的汉子,寒冷的冬季,只着一条破单裤,并且裤裆整个破得开着。把当时只有19岁的我,吓得眼晴都不敢睁。
而我一位同从内地支边的男同学,69年一次下乡演出,竟看到一位十多岁大姑娘,一丝不挂,坐在房顶一堆南瓜上,烤太阳。????
下图破旧的土掌房,解放前建,现已无人居住,房高不足1.5米,旧社会寨子里的房大都如一直保持着新鲜的卖相。这样不负的报道让广西农科院的农业专家也很郁闷:避孕药怎么可能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后来经证实那是一种国家许可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此。
今年77岁的普家银老大爹说,解放前,他们每顿只能喝一小碗掺着蕨菜的包谷稀饭;六七十年代,也是不能完全吃饱。
但是八十年代后,能吃饱了。如今,他家在村上算困难的,不仅能吃饱,还能时不时沾点荤腥。只是年纪大了,光靠地里种点东西,还住着简陋的老土掌房一一这是村里唯一的情况。
老土掌房,即一直没翻盖;其他村民的土掌房,后都重新修缮过。
威望很高的村主任谭家发,是个粗壮的彝家汉子,今年五十岁,昆明某中专学校毕业。他可以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与我侃侃而谈:
改革开放后,村里温饱不成问题。村民经济状况,三分之一已超小康;三分之一,生计尚可;三分之一因年老体弱等原因,不够富裕。
这些豪华的别墅,沿路几步一见。不少农户,都买上了面包车或小轿车。
说到本地经济类事,唐主任说,旧沙村主要种植烤烟,蔬菜,水稻,玉米;不少户养殖了牛,山羊,猪,鸡,尤其养羊,周期短,不少家庭以此脱贫。
周围绵亘哀牢山上,村里的人们也会种桉树,炼桉油。外地老板也来投资,种植三七,苹果等,收益也是可观。
上图即是烤烟房,差不多家家备有。
秋季的荷兰豆,当地称豌豆大片的成熟了,村口有商贩收购,每公斤6一8元,比去年价高一些。
我也加入了摘豆的行列。
玉米,当地称包谷也成熟了,村民们一大早就去忙着收。
看,我住房前的李大嫂家,包谷挂满墙呢。
总见到乡村的墙上有句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无论你到云南任何山乡,最漂亮的房子,一定是学校。
这所两层建筑的旧沙小学,现有学生80余名,分为四个年级,一般只收本村子弟。教师有八位,学历最低中师,也有大专,前任校长普志伟曾是我学生,大学本科毕业。
大学生?过去,这里没听说,连小学生都是文化人。而今,自恢复高考后至今,旧沙共走出26位大学生呢。
村民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有位大嫂,听说我做过教师,还专上门来请教对会读书的孩子,她口中连声称赞,目中充满羡慕。
这位老师的粉笔字,工整圆熟,有功底的好老师!
旧沙村花腰彝寨,琅琅书声中充满希翼的孩子们!
隔壁邻居三妹,今年51岁,热情的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见我喜欢花腰服饰,执意从家中拿出两位女儿的嫁衣,让我们也花腰一回,心里美疯啦!
听说三妹的两位女儿身不大会影响恒牙的萌出材高挑,如花似玉。大女儿是镇歌舞队的,常去北京演出,可惜这次未能谋面。
拍了个够,可毕竟戴个眼镜,与人家花腰彝,形神差之千里,最后只得换我汉装,和三妹合影留念。
唐主任说,党和政府对贫困山区非常关心,多年来大力扶持,去年拨款为村子修了排水沟;今年号召大家种植核桃,每亩发三百元的奖励,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呢。
唐主任还信心满满的说,全村党员60多名,我们一定紧紧团结在以主席为首的周围,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带领旧沙村,实现小康梦!
上图即为我到唐主任家和村民聊天,中间站立者,即是唐家发主任。
入夜,传来了村民们深情的歌:
月 儿 圆 圆 不 离 尼 天。
孩 儿 不 离 娘 身 尼 边。
燕 子 做 窝 不 离 屋 檐。
彝 家 不 离 党 尼 恩 情。
哩 花 哩 花 拉 哩
梭 背 姆 地 调 嘀
安瑟哩桂哟,哩呀哩桂哟。
彝 家 不 离 党 尼 恩 情。
葵 花 紧 跟 太 阳 尼 转。
颗 颗 红 心 镶 尼 里 边。
彝 家 跟 着 党 的 指 引。
千 年 万 代 幸 福 无 边。
哩 花 哩 花 拉 哩
梭 背 姆 地 调 嘀。
安瑟哩桂哟,哩呀哩桂哟。
千 年 万 代 幸 福 无 边。
一一彝族民歌
月儿圆圆不离尼天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又何况是边疆彝家山寨的一滴水呢?
党啊,伟大的党,我的眼睛湿润了。
沪 江 晚 秋 个别头像图片取自络
2016.10.31.于昆明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走进
《走进》,是诗人兰超的一首诗作。兰超,性别,男,著名青年诗人,主要的诗歌成就是具有中国“诗歌王子,心语作家”之称,,一颗闪耀的明星。《走进》,诗人以异域新诗歌概念把东西方诗歌融合,将自然与异域、精灵、魔法、玄幻结合。仿佛东方络小说中的废柴流,将一个不懂得爱情,生活的小子,遇到美女的过程,或者是王者的形象与真爱美女,以变幻多样,丰富感染的情怀,《走进》是把音乐美与生命美体现完美的新诗歌。
韶关男科医院先声药业研发宣城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 上一篇: 藩国三国时代最有情趣的武将是谁
- 下一篇 藩国寂灭天尊437群战黑衣嗜血后的疯狂
-
用于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哪些
2019-07-15
-
国家药监局通告7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
2019-07-15
-
木竹子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太依赖化妆品肌肤易长斑
2019-07-12
-
暑湿头痛暑热头痛火热头痛如何用针灸治疗
2019-07-12
-
中医减肥常用有3种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