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脚后跟疼的不敢动?多半是肾虚!

中医新闻  2019年08月08日  浏览:2 次

摘要: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很多人都有脚后跟疼的毛病,尤其是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长期穿高跟鞋的人。

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休息后缓解,或运动后加重,症状易反复发作。

足跟痛的原因

学认为, 肾主腰脚 ,足跟痛多与肝、局部血脉不通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

1.中老年人多是因为局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引发骨刺、骨膜炎、跖筋膜炎等;

2.长时间行走、过度负重引起跖腱膜劳损;

.长期穿高跟鞋或外受风寒而引起的足跟脂肪纤维垫无菌性炎症。

如何缓解足后跟痛

当你出现脚后跟疼时,除了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外,还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缓解疼痛:

1、自我

第一步: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按揉足跟部2- 分钟,重点在足跟压痛点。

第二步:按揉昆仑、申脉、仆参、金门、太溪、照海、大钟、然谷穴各1分钟。

第三步:用手掌掌面擦足跟部,使之温热。

第四步:微握拳,以拳眼叩击足跟部,力量以能耐受为度,约 0次。

2、空蹬车、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 ,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穿舒服的鞋

建议多穿软底鞋、 小坡跟 鞋,鞋跟高度在2~ 厘米高为最佳,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

4、使用足跟垫、足弓垫

足跟垫即在稍厚的鞋垫上画出痛点的位置,挖空,在空处垫上药包。可用威灵仙、以1:1的比例打成药面做成药包。当然也可不垫药包使用。

平足者且有足跟痛者,建议在久站、久行之前垫好足弓垫。

足弓垫在药店可以买到,年青人建议选购硬质足弓垫,中老年人建议选购软质足弓垫。

自制足弓垫需满足下列要求:软垫高度2~ 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5、勤踩毛巾

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足跟痛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如果痛的厉害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只是轻症疼痛,可以尝试上述五法!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小儿流鼻血

鲁南欣康使用说明书

益母颗粒什么时候吃好

婴儿大便干燥怎么办

小孩上火

孩子上火

上海性病好的专科
湖北牛皮癣专科
成都治疗癫痫病最好的专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