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人大代表马新强非职务专利走向市场比例不足区域

中医新闻  2020年05月10日  浏览:0 次

在汉代表委员期盼 两会 推进改革步伐 ,其中, 市场化 成最热关键词。

改革开放 6年,中国要继续发展,必须依靠新一轮的全面改革。改革元年中,武汉有何作为?既体现了特大城市的担当,也是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同时,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社会管理方式单一等快速发展的 后遗症 ,武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特别是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新强透露,华工科技自从上市后,甚少从高校获得什么技术转化,即便少数有合作的也多以失败告终,专利大市武汉,如何提高专利的使用效率已成为最需要攻破的难题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马新强建议以国家和各地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及产业布局为依据,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马新强介绍,近几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11年当年更是成为全球第一大发明专利申请国。但与之对应的是,截至201 年年底,我国专利实现产业化并产生效益的不足10%,与欧美发达国家的70%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我国专利如此之多,而转化成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比例却如此之低呢?马新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寻找原因。第一,专利申请的形式主义。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专利申请进行补助,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拿资助、获奖励去申请专利,而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则依据专利申请的数量进行考核,导致专利转化动力不强。第二,专利产业化缺乏有效机制。我国研发机构数量庞大,但与企业、社会的交流不畅,造成企业找不到好技术,成果拥有者找不到市场。加上目前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中对于专利的实用性考察只限于理论层面,导致项目良莠不齐,企业分不清哪些是有用的专利。第三,非职务专利重大但转化难。非职务专利发明一般来自发明人的灵感,对专利的实用性与适用性考虑不周,且缺乏对市场的考察和运作能力,在实践中存在很大风险。

专利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为此,马新强建议,以国家和各地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及产业布局为依据科学布局,在全国系统性建立专利产业化基地并达到一定数量,形成基地群的聚集效应。鼓励国外科研机构入驻基地,吸收国际高水平科研人才。构建全国性的 专利超市 ,各专利超市实现联并建立专利转化专家库,集中分享专利和专家信息。多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风险投资的进入,用法规保障风险投资的获利和退出机制。在专利产业化基地设立政府信用担保制,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张难题。

消化不良早上吃什么饭
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南宁好的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