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少女小渔出版年拳
中医新闻 2020年04月24日 浏览:4 次
《少女小渔》 出版年:2012年
《少女小渔》电影海报 导演:张艾嘉
编者:这几天,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影《归来》可以说是“热”翻了全部夏天,看了原著《陆犯焉识》也是泪流满面。不由对严歌苓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天的恶补,发现严歌苓的小说一向是大导演们的最爱,盘点一下她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大致包括:张艾嘉导演的《少女小渔》,陈冲导演的《天浴》,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和孙俪主演的电视剧《小姨多鹤》,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蒋雯丽主演的《娘要嫁人》比较特殊,是先有影视作品再改编成小说)。而作家严歌苓擅长塑造女性角色,委曲求全的,在乱世里生生不息的,在爱情窘境里腾挪跌宕的,丰富多彩的女性角色。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来翻阅一下严歌苓那些改变成影视的作品,认识一下她笔下的女人们吧!
《少女小渔》:
故事情节:
为了获得合法身份,女主人公小渔在男朋友的逼迫下和美籍意大利裔老人马里奥合演了1出“老夫少妻”的闹剧。而如此世俗的主题却被成功升华,形成与同类作品迥异的基调,成为其中的翘楚之作。
电影聚焦于游走在异域边缘的人们,如劳伦斯(wrence)所言,“就是那些处于人类相互理解边沿的人。”男女主人公由于不同的生活际遇被划入边沿人群的范畴,又因为一纸协议走到一处。
小渔与马里奥就这样同居了,堕入了一个奇特的互惠互利的共生模式中。影片却出其不意地在其中注入了人性的暖流,使这场金钱与身份的交易改变了原有的质地。
作品节选:
据说从下午三点到四点,火车站走出的女人们都粗拙、凶悍,平底鞋,一身短打,并目复杂的过盛的体臭胀人脑子。
还听说下午四点到五点,走出的就是彻底不同的女人们了。她们多是长袜子、高跟鞋,色开始败的浓妆下,表情仍矜托,走相也都婀娜,大大小小的屁股在窄裙子里滚得溜圆。
前一拨女人是各个工厂放出来的,后一拨是从写字楼走下来的。悉尼的人就这么叫:“女工”、“写字楼 ”。其实前者不比后者活得不好。好或不好,在悉尼这个把人活简单活愚的都市,就是赚头多少。女工赚的比写字楼 多,也没必要在衣裙鞋袜上换景,钱都可以吃了,住了,积起来买大东西。此方,女工从不戴假首饰,都是湛诳陴真钻真翠,人没近,身就有光色朝你尖叫。
还有,回家洗个澡,蜕皮一样换掉衣服,等写字楼 们仍是一身装一睑妆走出车站票门,女工们已重新做人了。她们这时都换了宽松的家常衣棠 在那种衣棠里的身子比光还少拘束 到市场拾剩来了。一天卖到这时,市场总有几样菜果或肉不能再往下剩,便宜了几近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女工又比写字楼 多一利少一弊:她们扫走了全部便宜,甚么也不给“她们”剩。
不过女人们还是想有一天去做写字楼 ,穿高跟鞋、小窄裙,画面目全非的妆。戴假首饰也罢,买不上便宜菜也罢。小渔就这样站在火车站,身边搁了两只塑料包,塞满几荤几素却仅花掉她几块钱。还有一些和她装束差不多的女人,都在买好莱后顺便来迎迎丈夫。小渔丈夫其实不是她丈夫(这话怎样这样难讲清?)和她去过证婚处的六十七岁的男人跟她什么关系也没有。她跟老人能有甚么关系呢?就他?老糟了、肚皮叠着像梯田的老意大利人?
感悟:
小渔做人有她自己的原则:“她希望任何东西经过他的手能变得好些。”她在生活小节上对马里奥的妥协,在对他的怜悯中所暗含的那末几分暖色调的期冀,使后者渐渐拾回了做人的尊严。“他悄悄地找回了遗失了更久的一部分他自己。那一部分的他是宁静的、高雅的。”他乃至“如瑞塔一直期望的:出去挣钱了”。
终于,按照原定的协约,小渔和马里奥住满一年就要分居了。小渔的男朋友来接她,男女主人公彼此间的默契和隐隐的伤感,全部凝聚在意味深远的对视中。
同样身为弱者的小渔,却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与改变了孤寡的老人马里奥。学者陈思和评介道:“小渔性格中那种仁慈纯真的品性涤清了弱势文化处境下的肮脏与屈辱,正因为她处处顺应和保持着自己本心的做人尺度……使她在这种畸形的境遇中得以做到不为所乱,并由她自己的行动选择展示出一种使人倾慕的人性之美。”无可否认,“小渔”的形象塑造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她与生俱来的善与美,也多少笼罩在了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弱者本身所包含的生命的韧力与宽容,使得弱势群体间的沟通与认同成为可能。正如编剧严歌苓写道:“她到达了人格上的完善。她对处处想占他上风、占她便宜的人怀有的那份怜悯使她比他们更优越、强大。我在这篇剧本写成后才发现自己对仁慈的弱者的敬意。”来自东方的少女小渔身上,寄与的是导演者对女性人格的理想,这样的美是康德说的“无目的、非功利的”。而小渔的内心所有的,正是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情怀,被概括为“古典式的善良”,因为它的无条件,也因为它和世俗间总存在着的那末一点距离。而这情怀,在逆境的挤压下,仿佛变得更加淳厚。和被同情者间相同的境遇,使得小渔在设身处地的同时,心底生出了对人性本身的希望。[NextPage]
《天浴》 出版年:2012年
《天浴》电影海报 导演:陈冲
《天浴》
故事情节:
女主人公文秀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家中有父亲、母亲和mm。故事开始于1975年的成都,当时已是文化大革命晚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仍然在延续。作为知青的文秀报名到四川边远地区参加工作,一开始文秀在某个场部的奶牛场工作,后被组织选中跟随藏民老金学习牧马。老金早年在一场藏民的打斗中被人割掉生殖器,并无一般男人的 妄念。老金对这个十几岁的纯真小姑娘疼爱有加,为她打水、挖浴池。文秀也愈来愈信赖老金。然而,场部过了约定的半年时间依然不来接走文秀,令她逐渐产生焦急不安的心理。文秀的脾气变得暴躁,一股冤恨全向老金身上宣泄。当听说其他知青回城成功后,文秀更渴望家乡,渴望城市的生活,便在供销员的甜蜜利诱下对他献上贞操。老金虽然明知文秀被玩弄,却有口难言。未几,文秀变成场部那些有办法的男人轮番玩弄的物件。老金忍无可忍,痛斥文秀出卖自己的身体,文秀竟反唇相稽,“卖也没有你的份!”
文秀献出自己的身体并未得到回城的机会,反而弄大了肚子,还不知道是哪一个人经手的。老金带着文秀怒气冲冲大闹场部,文秀在医院得知有人自断脚趾换来回城机会,也想人为制造工伤的假象回城,但是自己下不了手。文秀将枪交给老金,让老金开枪,最后老金在失望之下射杀了文秀再与她殉葬。
作品选摘:
文秀仍披着大衣,光着腿杆子在帐篷里团团转。她摇摇这只水壶,空的;那只,还是空。他们在这涸了水的地方已驻扎一个多月,每天靠老金从十里外汲回两壶水,从这天起,水断了。
如此断了五天水。喝,有奶,还有酥油茶。来找文秀的男人不再是每天一个,有时是俩,或是仨。老金夜里听见一个才走,下一个就跟着进来。门路摸得熟透;老金在门口搁了干刺藜,巴望能锥出某人一身眼子,而他们都轻巧地绕开了它。最要紧的是,在上文秀铺之前,他们的鞋都好好地藏起了。
清早,文秀差不多只剩一口气了。她一夜没睡,弄不清一个接一个摸黑进来的男人是谁。最后一个总算走了,她爬起来。老金在自己铺上看她撕开步子移到他铺边上,对他叫道:“老金,几天莫得一滴点儿水!”
老金见她两眼红艳艳的,眼珠上是血团。他还嗅到她身上一股不可思议的气味。如此的断水使她没了最后的尊严和理性。
老金渐渐地开始穿衣,喉咙里发出咕哝。一条结满汗茧,又吸满尘土的裤子变得很硬,大致是它自己站在铺边上。他将它拖过来,开始穿。不知是他穿它,还是它穿他。
文秀踱步到熄了的火塘边,眼瞅着那截烧得拧起的皮鞋底,不明白它是甚么。她对老金扯直嗓门叫:“搞啥子名堂 穿那末慢?!”
老金忽地停了动作。
文秀像意想到什么不妙,把更难听一句吆喝衔在嘴里,瞪着他。
老金走到她眼前,对她说:“你在卖,晓得不?”
文秀还瞪着他。过一会她眼睛狐骚地1眯:“说啥子喽?”
“你是个卖货。”他又说。
“那也没你份。”她说。
立冬那天,文秀在医院里躺着。她刚打掉胎,赤着的腿下铺着两寸厚的马粪纸,搪血用的。老金一直守在病房外面,等人招呼他进去。却没有一个招呼他进去。护士们公然叫文秀:“破鞋,” “怀野娃娃的。”正如住外科病房的那个男知青,人都公然叫他“张三趾”。说是他一次枪走火打没了三根脚趾头。张三趾伤好之后就要回成都了,因此他把家当都换成了冬虫夏草,回成都那都是钱,带起来也轻便。所有人都明白,他存心往脚下开枪的,把自己制成个残废,马也骑不得了,只有回成都。
老金守到第三天,张三趾走过来,坐到同一条板凳上。他递给老金一根纸烟,就进了文秀病房。
半根烟下去,老金才觉出不对。他忽地站起身,去推那病房门。门却从里头锁了。老金扯开腿,将自己镶铜头的靴子照门上甩去。他“畜牲畜牲”地咆哮引得全体护士都跑来了。很快的,各病房的床全空了,连下肢截瘫的都推着轮椅挤在走廊朝文秀门口望。
老金被几个护士掐住,嘴里仍在“畜牲畜牲”!只是一声又一声沙哑。
张三趾出来了,人给他让开道。他一甩油腻的头发,俨然是个颇帅的二流子。他对人群说:“干啥子?干啥子?要进去把队排好嘛!”他指指文秀的房门,然后又指老金:“老金排头一个,我证明。”老金抬起那铜头靴子朝张三趾仅剩两趾的那只脚跺去。张三趾发出1声马嘶。
感悟:
女孩就好像天上的雨水一样纯洁无瑕,也只有天上的雨水才能衬托出她的美丽;当她被玷污后,就变成江河的水一样混浊,如何也洗不清她身上的污秽,而且她也只配用江河的浊水来清洗,越清洗越污浊。时期的悲剧造就个人的悲剧。秀秀的卖身并没有换取到回城的机会,在失望的情况下,她想到了用自残的方式造成工伤来换取回城,但自己如何也下不去手,于是想让老金帮忙。但是,就在老金端起猎枪的一刹那,秀秀忽然觉悟到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洗净”,更没法再去面对其他人。于是,她彻底失望了,爱漂亮的她最后一次整理好妆容,站好。原本爱她的老金此刻也明白了的她的心意。
最终秀秀死于老金的枪下。老金用雪把她埋葬在天坑中,意味秀秀虽然失去贞洁但仍“质本洁来还洁去”,并最终殉葬,和秀秀并排死在一起。这不仅是一个人物性格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NextPage]
《金陵十三钗》 出版年:2006年
《金陵十三钗》电影海报 导演: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
故事情节:
9 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 日中国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数月内对南京城的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军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而此时,南京城内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落后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久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 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日军准备 女学生的千钧一发之际,殊死抵抗的军人开枪救下女学生,勇敢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 ,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 们救下。这1 个风尘女子,在日本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展现了民族豪气,人间正义,她们身披唱诗袍,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作品节选:
玉墨点头,她动作一个不多,话也是一字不多。在我姨妈书娟眼里,她虽然有一点拿捏矫情,但基本上是入得眼的。因此书娟抬脸,好好看了她一眼。从上到下地看,想挑出她哪里贱来。但她没挑出来。玉墨这时候眼光也恰巧落在书娟脸上,也是在打量这十四岁的女孩。我姨妈那个时期的相片不多,一张张全给我看过:一个剪童花头穿校服的少女,单薄干净,校服总是黑白两色,不过我猜那是深海军蓝,上面翻着水手领或白色方领、圆领。我在多年后看到的那些发黄的相片在这个时候还黑白分明。玉墨看到过其中一张。因此,玉墨这个在英文中称为Courtisan的女子想,也许她不久就要在我姨妈书娟面前披露真实身分了。
玉墨的微微矫情是极力想纠正人们对她们这类女人的印象,竭力想和红菱之类形成天壤的区别。她在认出书娟后更加娴雅端庄,几乎就是淑女了。她要把背影也树立得姣好非常:一头长波浪、一身素花棉布旗袍、一双黑皮鞋。她扯着红菱进了黑沉沉的仓库,在扑面而来的霉尘中眯起眼,顺手从腋下抽出手帕,掩在鼻子上。她找回娼妓领袖的面目,对正在捡数细软、打盹、踱步取暖、抠鼻子挖耳朵、争嘴拌舌的女子们说:“哎哎,刚才听见了吧?有错没错,都是你们的错,你们是在人家矮檐下躲难,缩头做人吧。”阿顾已跟她们介绍过,这间仓库原先是神学院的阅览室,多年前军阀打仗,神学院跑了半年兵反,之后就休学了,直到现在也没再开学。女孩们现在暂住的楼房就是当年神学院学生的宿舍。
感悟:
战争场面的逼真让观众有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每一个小鬼子被击毙的场景都让我们热血澎湃!十四位 的身处险境和最终选择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的是人,只要是中国人,无论他是正人君子还是泼妇 ,在国家危难之际,都会从内心里迸发出爱国之情,“商女不知亡国恨”、“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以说是对 最大的讽刺,而这里,十四个 中,有一个为了给即将死去的中国军人弹首琵琶而遭到好几个穿着日本军服的日本兵的轮番糟蹋,最终在深深咬下宣泄每一个中国人愤恨的一口后被日本兵捅死,另一个在中枪以后遭到了同样的遭遇而离开人世!另外12个人为了解救教堂学生仍然选择奔赴死亡,“咱也干一会有情有义的事情”是这些 最后的心灵呼声!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使人沉重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其中揭露抗战时中国所遭受的灾难、和警示国人勿忘国耻是爱国主义成分,但是其中最需要表达的应该是那最后赴死的十三位 (其中有一个男人)在同胞面临死亡威胁,大义凌然,情愿赴死的民族情结。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不管处于甚么境地,我想我们都要给予尊重,由于他们也是有爱的![NextPage]
《一个女人的史诗》 出版年:2006年
《一个女人的史诗》电视剧海报 导演:孟朱
《一个女人的史诗》
故事情节:
小说塑造了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两重夹缝中的女人 田苏菲。小说背景出发点是解放前,故事却一直跨到文革结束。
田苏菲是一个散发着活泼泼的生命力的美丽少女,15岁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成为文工团的女演员,她不怕羞、“戏来疯”的懵懂性情让她很快成为城里最红的名角,连首长都汉也被她吸引了,与小菲母亲联手向她发起“进攻”。这时候,小菲遇到了上海世家子弟出身的老革命欧阳萸,立刻被他的风度和才华迷住。终究,不爱旅长爱才子,田苏菲一路追逐着欧阳萸走进了婚姻。
婚后田苏菲才发现两人的学识、趣味存在很大差距,欧阳萸风流倜傥,桃花运目不暇接,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婚姻,对田苏菲而言,历来就是有压力的,有危机感的。这时的田苏菲表现出一个典型中国女人可爱的、嫌恶的所有心性:有着通了巫似的直觉,捕捉每个假想情敌的蛛丝马迹,与每个现实中的情敌拼杀较劲,尖刻、猜疑、哭闹、使计……但是这一切其实不妨碍她一如继往地爱,她调动所有的智慧经营苦难岁月中的生活,荫蔽爱人和家人度过每一场劫难。
作品节选:
田苏菲的一生都是这样:1颗好心,满脑胡涂。
那天她挨到很晚都没敢回家,挨在学校不是个事,她也明白这点,条帚苗子会找到学校来。这就是她碰见伍善贞的时候。现在多好,连人都不是一个人了,是小菲。让妈逼去吧,让条帚苗子抽去吧。昨天晚上妈倒是破例的客气,一听她说那位女同学请病假,她只哼出几声冷笑,意思是:看你还能编几天瞎话,揍可以攒一块揍。妈不揍她还由于她腾不出手,她刚从当铺买了些碎羊皮,正在报纸上大块小块地拼一件皮坎肩,比拼七巧板还仔细,生怕手一松眼一转就拼不上。
今天晚上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了。小菲不恨自己大意,也不恨那女生下作,她只恨这座没出息的小城,专出这些低贱之辈。不就是一件毛衣吗?也得甜言蜜语半天,多贱!她越发觉得革命好,革命一了百了。
巷口的杂货烟酒店是小伍爸开的。伍老板开了三家店,一家在3牌楼闹市,生意很好,这一家是开了给小伍她妈散心的。店里有各种零打白酒、黄酒,也卖下酒小菜。焦炸咸鱼头是小菲母亲最欣赏的。小伍没事也坐在木柜台后面看书、做作业,眼不离书本,钱一分也不收错。
感悟:
人这一辈子的缘分和婚姻真的是天注定,不管怎么回避都是逃不掉,最后还是会按着命运的安排去接受,走下去。欧阳萸和苏菲的婚姻是没有爱情,没有理解,没有共同语言,可是却走了十多年,也会继续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因为两个栓在一起的结只会越拉越紧,不会解开,所以还是要在一起,一生……也许是已习惯了,也许他们离开彼此都不会好过,就像是两条相依为命的鱼,离开了生活的水,或许他们可以在新的环境里快乐,但是好景不会长,很快就会死去,他们怕这样,他们已经离不开彼此,就算在一起还是伤害,他们也只能去接受。
据说,这是严歌苓根据自己的童年记忆,写下的关于父母真实的爱情故事,少了戏剧胡编乱造的夸大,多了生活的厚重。他们那时候的爱情,就像我们父母这一辈,经历了时期的动荡与沧桑,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与相濡以沫,不需要刻意的爱情表白,只要在黄昏的时候,他能把她的胳膊拉得更紧一些。[NextPage]
《娘要嫁人》 出版年:201 年
《娘要嫁人》电视剧海报 导演:乔梁
《娘要嫁人》
故事情节:
三十岁左右,漂亮、能干的齐之芳一夕之间失去了丈夫,她不能不带着三个儿女艰苦度日。尽管生活窘困,但她从没放弃过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渴望。消防队队长肖虎、滑头的老干部李茂才,还有文艺知青戴世亮都被她深深吸引。她在家庭与爱情之间徘徊,保存着自己的尊严,直至暮年的齐之芳终究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作品节选:
就像做了一个关于女人一生的梦,多少年后,当齐之芳在一个冬季凌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她终究发现自己已经老到了可以用一种全然慈悲的目光,审视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生中跟几个男人之间聚散离合、纠缠不清的一世情缘。她忽然觉得像自己这样,一个人静静地走完一辈子也挺好的。原来不知不觉间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的男人,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好,不声不响地陪她度过了人生的最好与最坏的时光。
几往后,齐之芳骑车路过路边的1处建筑工地,破碎高大的院墙后面,一片俊俏的梅林正开得灿烂。齐之芳下了车,推着车接近梅林,她忽然想起了在很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极冷的冬季,肖虎曾像个孩子1样带着自己在这附近苦苦地寻找着一片他认为这世界上最美的梅林。
“那片梅树怎样找不到了?”
“你记错地方了吧?”
“不会的。”
梅花开了。齐之芳的脸贴近梅花,嗅着它们的清香。1辆推土机往后推着,碰得梅花花瓣飞溅,脏了的雪地上,就是一片金黄花瓣。
齐之芳愤怒地朝开推土机的小伙子叫喊起来:“唉,你怎么回事儿?!撞着树了!”
“那些树都得砍倒,明天就要在这儿破土打地基!”
齐之芳一惊,然后痛心地凝视着天真无邪,但死期降临的梅花们。她走到推土机旁边,对小伙子说:“那我能挖一棵走吗?”
“你得问我们老板!”
“你们老板是谁呀?”
“他姓戴,是我们市里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齐之芳愣了。
“他可不好找,常常到省里去!省里也有他的开发项目!”驾驶着推土机的小伙子继续大声向齐之芳喊道。
“我就要这棵最小的,行吗?要不你毁了也是毁了。”齐之芳哀哀地向小伙子祈求道。
“你有地盘儿栽它吗?”肖虎熟习的声音忽然从齐之芳背后响起。
齐之芳如遭雷轰,一瞬间一动也不动。
肖虎走到她前面,折了1枝梅花,转过脸,冲她1笑。
肖虎把那枝梅花献给齐之芳。
“走吧,能带走的就这点儿了。”
两人转身,渐渐走开。
“你怎样……还一个人?”齐之芳嗅着梅花。
“没人要我呀。”肖虎道。
齐之芳甜蜜地一笑。
开推土机的小伙子转过脸,看见一对老年男女手拉着手在细雪里走去,老太太手里攥着一枝姿态优美的蜡梅。
推土机轰的一声,推倒一棵梅树,花瓣飞得一天一地。
透过花瓣,开推土机的小伙子再次看那对老年男女。他们走远了,此刻站了下来,老太太替老头儿整理了一下围巾……
感悟:
作品中塑造的齐之芳这位“娘”,其要“嫁人”的20余年人生经历,折射出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一段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给人以深入的启示。该剧着眼于以“小人物”写“大时代”。齐之芳感情生活中的三个男人,标明了她精神轨迹的三次遭遇。她与肖虎寻求精神生活的一致性,寻求爱情的忠贞;她与戴世亮曾有过精神的一致性,但随着戴世亮被时代和生活异化,一致性被破坏;她与李处长则更多的是物质上的联系而缺少精神交换,后来彼此间的关爱也只是两辈人之间的体恤而非两性的情爱。两性之间真挚的爱情是圣洁的,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一致。鲁迅在《伤逝》里通过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说出了两句真谛:1是“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2是“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娘要嫁人》正是通过齐之芳20余年“出嫁”历程,形象深刻地揭露出人类爱情理想的最高境界 在精神追求上的相通和一致性。[NextPage]
《小姨多鹤》 出版年:2008年
《小姨多鹤》电视剧海报 导演:安建
《小姨多鹤》
故事情节: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来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行长时间殖民统治的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10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她依托机灵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张俭的哥哥据传因为抗日而被日本人杀害,张俭的老婆朱小环因日本鬼子的惊吓导致流产,从此不能生育。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参与,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暗昧和奇异。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但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由于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旁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mm”,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和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叫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暴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作品节选:
多鹤常常给小环写信。她总是讲到她的梦。她梦见自己又在这个家里。她梦见楼下的那条马路,那大下坡。她说她常去东京的中国街买菜,那里的菜便宜,那里的人都把她当中国人。她说大孩张铁去了日本之后,她会把自己现在的小屋让给他住,她去和丫头一家挤一挤,等存了钱再说。她说她回日本已晚了,日本没有了她的位置。她只希望孩子们能学会日语,在日本找到位置。多鹤的信充满“但愿” 不少战后遗孤或遗留的女子向政府请愿,要求得到和日本公民同等的权利,就职或者享受社会福利。他们还向社会呼吁,不要轻视被祖国抛弃在异国的遗孤和遗留女子,把他们当成低能者,因为他们的低能是战争造成的。多鹤但愿这些请愿成功,丫头两口子就能找到像样的工作。多鹤说自己就凑合挣一份清洁工的薪水,但愿能攒下点钱。
读多鹤的信是一件吃力的事,但它慢慢成了小环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特别在大孩张铁也去了日本以后。丫头的信很少,张铁从不写信,所以这姐弟俩的生活情形小环只能从多鹤的信中读到。
多鹤的信越来越长,多数是谈她又找到了原先代浪村的谁谁谁,或者谈请愿进行得如何。一点进展也没有。所以从中国归国的人成了日本最穷、最受轻视的人。多鹤还说到一个从中国回国的代浪村乡亲,他的孩子在学校里天天挨揍,因为同学们叫他中国佬。就像这孩子归国前中国同学叫他日本鬼子一样。小环意识到多鹤也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常常忘记一些事她上封信已经写过。多鹤要小环把每天的生活都记下,告知她,包括她和人怎样吵架。她说大概走遍全日本也找不到一个像小环这样会吵架、又吵架吵得这么好的人。她觉得日本人有愤怒有焦虑,却没人把它好好吵出来,所以他们不快乐。像小环这样会吵得人家哈哈笑的人,一定不会动不动想去杀他人或杀自己。
虽然多鹤唠里唠叨,但小环愣愣地笑了:多鹤仿佛挺懂自己。
感悟:
《小姨多鹤》这本小说的时间跨越相对比较长,从抗日战争结束后开始,止于八十年代,描述了战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女子竹内多鹤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之间长达三四十年的情感纠葛。如果抛开多鹤那个在中国属于敏感的日本人身份,《小姨多鹤》也不过是一个男人和俩个女人的爱还是不爱的故事:因为战争失去了长兄的张俭徘徊在不能生育的妻子朱小环和他的三个孩子生身母亲的多鹤之间。三个人纠葛的情感问题以及特殊年代的伦理矛盾已符合一般的言情类小说要求,可以演绎个八卦不停歇啦!
然而严歌苓,以丰富的人生历练、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给了多鹤一个暧昧难名的日本人身份,把这样一个生命曲折跌宕的少女从花季到中年的在华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读者们。小说坚持了严歌苓的一贯特有的细腻和体贴,公道的推演了人物的命运,但是引笔者印象深入的是一名女性作家何以把中国当代史把握的如此深入与精到?
那段历史是身为中国人的笔者们永远的痛!一个民族被如此残酷地侵略与蹂躏,伤口至今难以愈合。可是发起战争的日本没有人性的烧杀抢夺给自己的民族带来了他们期望的风光了吗?第一次在一位女性小说里读到这样的战争背后的结果,真的让笔者对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更加喜欢严歌苓,用她的视野,同时看到了日本更深层次的另一面,日本人也不全是战争的狂热追逐者,战争也让他们一样遭受苦难。
编者:严歌苓的作品中绘画出来得女人,小人物的大爱、大恨。史诗式的恢弘巨著,常常让人过目不忘。合书沉思,不禁叹道,女人这样一生,是喜也好,是悲也罢,值了。
(本文系北京文艺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习:王谦)
上海六一医院咨询电话是多少广西治疗包皮过长费用
梅州治癫痫病效果好的医院

- 上一篇: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保护保险消费者拳
- 下一篇 11月16日和17日
-
用于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哪些
2019-07-15
-
国家药监局通告7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
2019-07-15
-
木竹子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太依赖化妆品肌肤易长斑
2019-07-12
-
暑湿头痛暑热头痛火热头痛如何用针灸治疗
2019-07-12
-
中医减肥常用有3种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