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药酒进补南北各有不同
中药常识 2019年09月19日 浏览:3 次
摘要:冬季养生的原则就是“顺其性,逆其气”,具体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任何地方风俗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阴阳五行学说归纳冬至有 一阳生 之象,由此冬至日也称为 一阳节 。冬至时,阳气既小又弱,所以需要扶助,使其健旺,人力当然无法加快太阳的回归,于是亲友们拥炉温酒,以扶阳气,以利于健康。
酒本身有辛散温通的功效,素有 百药之长 之称。天气寒冷时适度饮酒,可温通血脉,抵御寒气。
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中提到 醪醴 ,就是治病的药酒。
|因地制宜,药酒当有南北之别|
《千金要方》中说: 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此法则终身常乐,则百病不生。
时至今日,药酒仍在广泛使用。但是,泡药酒会有地域差异吗?
神农中医馆馆长曹可仁教授强调指出:冬季养生的原则就是 顺其性,逆其气 ,具体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任何地方风俗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所以药酒也有地域差异,我国北方多寒,南方多热,西部多燥,东部多湿,须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东方湿胜:健脾养胃为上|
江、浙、沪、闽等东部地区,临海傍水,温热多雨,相对其他地区湿热之气较重。长期居住该地的朋友体质较为娇弱,容易出现脾胃病、皮肤病等。
住在东部的朋友,在泡酒时选择40度左右的白酒较好,药性应平和些。江浙一带有泡杨梅酒的习惯,所以告诉大家简单的杨梅酒制作方法。
杨梅酒
制作方法
将杨梅洗净后用盐水浸泡1小时,沥干水分后晾干,在泡酒容器中一层杨梅一层冰糖地铺好,然后加入白酒,没过杨梅几公分即可,放置阴凉处酿制20天左右。
常喝有止泻作用。
备注:药酒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辨证选方,肝肾功能不佳者、儿童及期女性不宜服用。
|西方干燥:应益气滋阴|
西部地区分西南和西北以及内蒙古、广西。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西北地区缺水,且气温偏低。
所以在西边的西部、东北部,气虚、阳虚体质者较多,人容易出现感冒、胃下垂、虚汗、呼吸短促、腹泻、水肿及腰腿痛等症;西边的南部和东部高温多雨,湿热、湿体质者多,易患粉刺、疮疖、黄疸等疾病;而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地区容易产生阴虚体质,易患、干燥综合征、等阴亏燥热之病。
西部地区泡药酒,一般酒精度较高,一年四季均可饮用。下面的泡酒方,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下面这款气虚、阴虚的人最宜。
人参麦冬酒
制作方法
人参5克,麦冬10克,熟地10克,黄精10克,五味子10克,白酒1000~1 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
该方能够益气养阴,适用于病后体虚及神经衰弱者,无病者常饮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备注:有舌苔黄腻、口干、皮肤油、大便黏腻等症状的湿热、痰湿体质者禁服。
|南方温热:活血祛湿为主打|
南方人易受外邪侵袭,一般多见时疫温热性疾病和风湿痹症,如病毒性传染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南方泡药酒,除了普遍使用具有温阳补肾、壮骨舒筋、气血双补等功效的药物外,还多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品。
木瓜酒
制作方法
木瓜250克,切片后放入1000毫升米酒或低度白酒中,浸泡两周后服用。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15毫升,连服2周。
功效
该酒方祛风活血。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消化不良患者。
|北方寒冷:药酒主补阳气|
北方寒冷,易导致阳气不足。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从冬至到次年开春,是人体补阳气的好时机。北方泡药酒应以补益、安神、祛风湿为主。
五味子枸杞酒
制作方法
五味子250克、枸杞250克、冰糖适量,好高粱酒2500毫升浸泡七天服用。
服用方法
每日次,每次15~ 0毫升。
功效
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
枸杞子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故凡肝肾精血不足诸症均可应用。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孩子中暑宝宝吸收不好长不胖怎么办
小孩脾虚吃什么药

- 上一篇: 芝士焗叉烧香芋泥的做法
- 下一篇 九月多吃一口它去整身秋病
-
幸福快乐帽断助板最全能分神人是否真克勇士依依不舍
2020-06-22
-
两所中医药院校拟更名
2019-07-15
-
发烧按摩足部管事吗
2019-07-13
-
藏医专家尼玛获中华非遗传承人薪传奖
2019-07-13
-
消毒药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中医针刺治疗顽固性青春痘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