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藩国传奇错杀知府

中药常识  2020年07月17日  浏览:0 次

“贪官弄权天昏暗,

人间何来是与非。

依天抽我斩妖剑,

铲除不平死无悔。”

此曲,为除贪壮士赵连成而歌。

青州城城东,距城四十里之遥,有一村庄叫老鸹窝。这村名真怪,因何取如此之名呢?说来话长。

明朝洪武年间,山东大旱数年,禾苗颗粒无收,坡里的草根,都被饥民挖尽充饥。当时的统治者,非但不体恤民苦,为了巩固政权,依然在山东一域进行残酷镇压,杀人无算。死多少人?无法计算。如果用“饿殍遍野,户户哭声”来描绘,远不能写出实况。一九六○年前后,青州地域因干成为市场领导者。首先部浮夸,老天降灾,曾一度饿死不少人。当年的阳河公社、郑母公社,都出现死人众多,灾况目不忍睹的村庄。其实,与洪武年间相较,差远啦!那时我们山东各地,曾出现过不少无人区、稀人区。于是,洪武爷大举迁民,大批山西人来山东落地生根,繁衍至今。如果查查族谱,不少人家记载来自“山西省洪桐县大槐树底下老鸹窝”。

山西省洪洞县是否有个老鸹窝村?否。其实,这些移民也并非尽为洪洞县人。当年山西移民的办事机构设在洪洞县,署衙门前有一株巨大的槐树,那槐树的枝端挑着一个老鸹窝。移民的后裔们,为了纪念自己的族根,便通称为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人了。

述罢山西老鸹窝的典故,再讲我们青州的老鸹窝村。青州的老鸹窝村,并不比山西老鸹窝村晚。青州老鸹窝有一宗赵姓,还是从山西老鸹窝迁来的呢。

青州老鸹窝村,是一方宝地。

洪武大旱之年,此地依然草木茂盛,白杨树排排,树冠苍翠蔽日,吸引得鸟雀云集。什么鸟?花喜鹊,俗名老鸹。有多少老鸹?数不清。只见它们落在杨树冠上,那杨树随即化为鸟树,压得枝条颤颤欲折。每逢黄昏,群鸟齐鸣,噪声能闻数里。

此处原有几家农户,村人将喜鹊视作神鸟,从来无人伤害它们,与它们结成好朋友。这些鸟,不但在高树上筑巢,后来竟到农户家搭窝。村民的屋顶上、羊圈里、牛棚中,到处可见老鸹窝巢。信否?有的老鸹,竟将窝巢建在农户的窗户上、磨顶上呢。

有一家农户,在牛棚中放着个箩筐,筐里有一只老母鸡正在孵小鸡。有两只老鸹偏来与母鸡争窝。那鸡鸟打架的奇景,可有意思呢!老鸹一翅子窜下,向老母鸡进击,“鸹鸹”长鸣;那母鸡扑扇着翅子回击,“咯咯咯”急叫;那些刚出壳的小雏鸡,吓得“叽叽叽,叽叽叽”地直向母鸡妈妈身子底下钻去。那一日,这户人家院子里“鸹鸹鸹”、“咯咯咯”、“叽叽叽”的响声,闹了好长一段时间。那户主全家,不但不去驱赶它们,反而跪在地上,向斗得正酣的鸡鸟磕头不止。何者?这有一说,就是:

“鸡不离舍富贵留,

喜鹊争窝喜将来。”

闲话叙过,再转正题。

这个村里,赵姓人家居多,都是一些憨厚、勤劳农家。其中有一户寡母孤儿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惨淡。这个孤儿,名连成,字登峰,其意为“学业连成,即将登峰”。

这连成,性至憨,人极孝。他身高八尺有余,生得虎背熊腰,臂力惊人。他自幼喜武不爱文,传说曾得神人密传技艺,拳能打斑额猛虎,箭能射百步之杨。他有一柄祖传宝刀,刀锋一直未开,却能削铁如泥。当年奉行校场选仕,赵连成自信中武举似囊中取物,中武状元亦不在话下。

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诸多规章,仍袭用前朝旧制,为了“以汉制汉”,也重用不少汉人。

青州有两门显户,虽俱为汉族,其官却都达极品。尤其有一老儿,姓冯名圃,竟是阁老、国老一身兼。他老来带职归里颐养,其地位之高,势力之大,自是能撼驼山而动云门。那些知府、参将小吏,在他的手中,岂不似玩物一般,谁敢有违他的心意?

州府一级,有两驾主要官吏,即文知府、武参将。这武场选仕,主考官员自然是参将。每逢选武之年,青州府一域武士,云集于青州教场,对对相较,层层筛选,最后推举一名,参加更高一级筛选。武士们纵有天大武艺,一旦在本府教场落败,武举、武状元自是化为泡影。

有一年教场选武,经过激烈争斗后,教场上只余下益都的赵连成与临朐的冯有艺两个武士。

那归乡国老是临朐人,有艺是其同宗。这有艺在拳脚上虽然也有两手,致胜的原因却非因他的武艺超群。他所逢对手,俱不敢与他动真功夫,唯恐触怒国老而惹祸上身。

赵连成是憨厚之士,向不看他人眼色行事。当他与有艺较技时,手下丝毫不容情。较技结果,这有艺竟成无艺,场场俱都落败。教场筛选结果,明明是连成获胜,那参将却不当场明令结局,竟鸣锣打道回参将府去。

参将府在何处?即在而今的参府街上。参府街由来,即因那街上当年有一座参将府。

过了几日,青州府贴出公文,青州向上推举之武士,不是赵连成,而是冯有艺。

冯有艺能被选中,又岂只因他是阁老本家?据内幕人氏透露,他曾经给那参将一把用纯金打制的金炳夜尿壶。此事被城内一谢姓秀才得知,曾写过两句评咏诗。诗曰:

“贪官多带臊气味,

是是非非一尿壶。”

赵连成闻知青州武选公文,自是怒从胆里生,气冲斗牛星。他暗中发誓,要刀劈参将,以泄怒气,亦解民忿。

我国古代,青州城内有两座文庙,一座县文庙,在而今青州宾馆一带;一座府文庙,即而今城里人民影院一址。

文庙,即供奉文王之庙宇。文王是谁?文王即孔子,古代帝王御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文庙即“至圣文宣王庙”之简称。

这府文庙原为太虚宫,大明洪武五年改建为文庙。府文庙占地辽阔,东邻估衣街(今偶园街),西至察院巷,北到柴禾市街,南及文庙街。庙门前有两座高大石坊:左坊题“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右坊题“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石坊后为“棂星门”,“棂星门”后方为正门“大成门”。

庙院宫墙环绕,墙为红色,黄瓷瓦封顶。庙门内有一泮池,池上有拱桥。穿过拱桥,左有名宦祠,右有乡贤祠,正北为主殿大成殿。

大成殿内中央,孔圣人端坐,神态安然,气宇非凡,子路、颜回等八大弟子分列两旁。

明初,山东省署布政司设在青州。因此,青州府文庙中的大成殿殿宇特别高大,巍峨肃穆,金碧辉煌,仅次于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

应该述及,青州府文庙的大成门前有一对雄狮踞守,庙门广大高耸,与而今从电视上看到的孔府大门近似。

满人得势建国,为了维护他们至高统治,从上到下依然尊孔,州府官员每月初一、十五例行赴府文庙进香叩拜。当时例规,拜庙要在天亮之前,天明则为不敬。拜庙时文武有序,必是文先而武后,文、武不得相会。为表至诚,拜庙之人,文不准乘轿,武不准骑马,皆需徒步往返。

赵连成杀参将,选在某月初一。他何以选初一?初一无月,黎明前又是最黑暗一刻,便于刺杀行事。

这一天,他白日潜入城中,至夜藏身于文庙前石狮子之后,手握宝刀,露宿待旦,只等:

“满腔怒火化银辉,

锋闪刀落斩仇颅。”

有言曰:“好人不长寿,祸害寿长存。”

赵连成没有错恨,却偏偏落个错杀。

贪财好色,是官爷们的通病。这两种毛病,那员参将尤甚。别看他已半百,近来娶个小妾,年方二十不足。这小妾入门,参将对她百般疼爱,视如掌上明珠,终日相拥,蜜似的不舍。可是,自从那把金尿壶到手,参将对小妾却冷淡了不少。他常常把玩金壶,不去理睬那个小妾。小妾心下不满,擦眼抹泪,悠悠问道:“这个臊东西,比俺还珍贵吗?”

那参将也不遐思,随口言道:“那还用说,没有它,哪来你?”

小妾闻言,“嗨”地一声长叹,将身子一扭,蒙头睡去。

那参将看苗头不对,怕得罪了小妾,赶忙将她搬过来,与她温存了一番,才将那小妾哄得破涕为笑,安然睡去.

待小妾睡去后,参将依然抱着金夜壶玩个不休,长夜不眠。

这夜阴云密布,室外伸手不见五指,无法观星看时辰。他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急匆匆穿戴好,领着随从,抬着祭品,摸黑赶往文庙,长驱入庙祭拜。

他是个武官,行事匆匆,内心对这孔老儿并没有多少敬意,草草拜完,便匆匆返回。当时的青州知府,与那员参将比起来,还算清廉些。赵连成只想杀参将,并不想杀知府。知府先拜庙,这是惯例。赵连成以为这先来拜的必是知府,因夜里无法分辨为谁,便将这参将轻易地放走了。

参将来拜时,连成心内倒沉得住气,躲在石狮后动也不动,闭目养神,蓄精待发。过了一会,又有一拨人前来拜庙。那拨人尚未来到跟前,赵连成早已怒火上冲。他闪身跃出,向前一纵,将宝刀一挥,向行在前面的第一个人头上砍去。“喀嚓”,那颗头颅被砍下;“卟嗵”,那段尸身倒于地上。可怜那一任并不太坏的知府,糊里糊涂地做了贪参将的替死鬼,岂不冤哉乎也!

那一夜,赵连成自以为杀了仇人、解了恨,仰天哈哈大笑,声如洪钟地喊道:“我赵连成明人不做暗事,你小子到阎罗殿告状去吧!”

说完,赵连成趁着夜色,大摇大摆很适合儿童地向南门走去。城门未开,他能走得了吗?

知府被杀,早已惊动那员参将。他调动全城兵马,四处堵截、追杀赵连成。赵连成挥动宝刀,厉声呼喝:“要命的闪开,不要命的上来!”

全城兵勇,都敬佩连成是条汉子。又知道他的委屈,对他自是深有同情。因此,兵勇们只是呼喊,并无人认真去阻拦他。那参将怒极,挥刀乱砍兵勇,逼着他们截杀赵连成。为了自救,在这场血战中,难免有兵勇伤在连成刀下,那些受伤人却并不怨恨连成。

连成且战且走,一直来到南门。他手起刀落,将门锁砍落,把门杠砍断,跨过官桥,一路向城南奔去。

赵连成刚出城门,参将指挥兵马已经潮水般地涌至。

青州城南,有一座不甚高的土山。

赵连成被追杀得走投无路,只得攀上土山,立于山顶上。参见率领倾城兵马,将土山围困得水泄不通。

参将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射向山顶的赵连成。赵连成奋力挥刀拨箭,英勇自卫。不久力竭,被乱箭射死。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将这土山命名为将军山。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到将军山一游。那山上曾建有一座焚箭亭。

那一日赵连成力气耗竭,无力挥刀拨箭,被那冯有艺一箭射中要害,而后被乱箭射死。连成人亡尸不倒,依然怒目而视。众兵勇以为他未死,继续乱射,周围竟落箭似小丘。

赵连成死后,仍被斩首,将头颅悬挂于阜财门(南门)城楼上,示众数日。

青州人敬仰赵连成的人品,常有人遥祭暗拜,祝他早升天堂,不再受任人 之苦。

焚烧落箭那天,从那熊熊烈焰中,忽然间冲出一只雄鹰,长鸣一声,向云门山翠峰展翅飞去。人们说,那是赵连成英灵幻化而成。这竟是:

“浩然正气感天地,

英灵不散化雄鹰。”

赵连成的故事讲到此处,有人问:“那参将是否受到惩罚?那冯有艺结局如何?”

那参将因为剿杀反贼赵连成有功,不久升任为青州知府;那冯有艺嘛,也因为破敌建勋,竟顶替参将做了参将。

对此事的结局,青州人极为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也许有人问:“那参将的擢升,准是得力于那国老吧?”

那还用说。参将也曾打制过一把夜壶送于国老,不唯是金柄,而是全金。

那些受人巴结的贪官,自然也会用尽浑身解数,去巴结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便是官官相为的络,也便是贪风愈演愈烈的根源。这贪风一重,必然导致法难治众,欲清难清了。贪风重极时,必定国纲失常,民心思变,国亦难国。这便是清朝短命速亡的原因所在吧?

讲到这里,有人提出异议:据史书上记载,说那国老“持正不阿”、“爱才若渴”,深得康王敬重,他怎会收受贿赂,干那等卑鄙之事呢?

说穿了,并不难理解。史书,大都是当代御用文人为当时当政者写的颂史,那国老的丑事,怎会记在史书上?你们可能没听过青州民间传说,那可是清宫秘闻啊!

康王青年为帝时,也是个风流君王,他幸尽后宫佳丽,竟无一人称龙心,如龙意,使龙快。

康王有一异母妹奇美,确能使“后宫粉黛羞相较”,康王对其妹自是“久欲一会思如渴”。其妹身居皇家,养就随心所欲脾性,且眼高过顶,视一般官吏为草芥。她一心只想“为后为妃称龙意,艳绝后宫宠一身”。这兄妹二人,竟秘密干那“暗渡陈仓巫山会”的丑事。后来,康王竟欲公开纳妹为妃,以图长快久乐。

康王一族入关前不甚开化,男女婚爱也较随便,兄可纳弟媳,非同胞妹亦可为妻。康王纳妹的主张有违汉邦伦理,遭到百官非议。有一老臣,竟触阶自绝,以示抗诏决心。当时,宏文院有一侍讲学士,厚着脸上书曰:“……天下之大,何事不可容?君王至高,何事不可行?君妹为吾女,吾女妃帝君,此事谐矣……”

于是,这侍讲认康王御妹为义女,复嫁康王为妃,遂了这对淫兄妹的心愿,“夜赴巫山再无恐”了。这侍讲一跃为国老,再跃为阁老。似这类靠卑鄙发迹之人,老来归里再为卑鄙之事,有何可怪呢?

其实,当年也不乏敢怒亦敢言之士。

翌年正月十五,新知府通令全府张灯喜庆。府衙附近有一秀才,姓谢名学,因为他性格怪癖,人们送他个外号叫“谢邪”。正月十五这晚,他家门前的灯独具一格,竟是一只巨大的尿壶灯。灯下飘垂一副长联,龙飞凤舞地写着“这就是当年那把壶”八个大字。

此灯一出,府人大哗,观者如堵。

那知府闻后不悦,派他的师爷前来干预。

那谢老夫子,当着众人面,连连认错,口里言道:“老朽失礼矣,即更之,即更之!”

他顺手将那条幅扯下来,转身回归内宅。围观者尚未散去,他又复回,悬挂上一条新联,联曰:“这不是当年那把壶吧?”

围观者一睹此联,尽都捧腹大笑,这笑声一直传到府衙里。那师爷领着一帮衙役扑来,将谢家的灯笼砸了个稀巴烂。

这家院主谢老夫子,不气不恼,视若无睹,好似砸的并非他家之物。正月十六早上,早起的人们发现,谢家的门对一夜之间换了。大门横幅是“不通不通不通”六个字。门对竟是:

“只准州官放火,霸!

不许百姓悬灯,熊!”

有感于此,不由我作歌曰:

“正气浩然一连成,

卑鄙无耻俩参将。

官官相为何时了,

惟望清官普天降。”

共 541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作贯穿了作者为文的一贯风格,语言凝练,故事既有趣味性又张扬着正义,文笔老辣,功夫深厚。【:耕天耘地】

1楼文友: 12:47:21 问好老朋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2楼文友: 18: 9:44 贪官弄权天昏暗,

人间何处无冤案?

倚天挥我除魔刀,

铲除不平死无憾。

欢儿冒昧,为瘦老文前小诗略作修改,好与不好,都请瘦老包涵。另有两点,欢儿觉得尚有疑义:其一,老鸹,在欢儿老家应该是指乌鸦,而非文中所说喜鹊。其二,清朝前后经历了差不多270年,应该算中国历史上延续比较长的朝代,而非短命速亡。请瘦老包涵欢儿的莽撞直言,问好!

楼文友: 19:06: 8 上官姑娘说得极是。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4楼文友: 06:52:12 有劳了。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5楼文友: 16:5 :59 瘦老不怪就好,O(∩_∩)O~,问好!

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
延安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宁波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