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鼠李的功效与作用0

中药常识  2019年12月06日  浏览:2 次

  摘要:鼠李【附方】①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刮、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②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③治齿露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本草衍义》:鼠李,木高七、八尺,叶如李.但狭而不泽,子于条上四边生,熟则紫黑色,生则青,叶至秋则落,子尚在枝。是处皆有,故《经》不言所出处,今关、陕及湖南、江南北甚多,木皮与子两用。

  2.《纲目》:鼠李生道路边,其实附枝如穗,人采其嫩者取汁,刷染绿色。

  【拼音名】ShǔLǐ

  【英文名】FruitofDavurianBuckthorn

  【别名】牛李、鼠梓、赵李、皂李、山李子、乌巢子、牛李子、女儿茶、牛筋子、楮李、乌搓子、牛皂子、绿子、乌罡子、牛消子、禾镰子、羊史子、红冻、鹿梨、油葫芦子、大脑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utilisDecne.[nPall.]

  采收和储藏: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鲜用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冻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无毛,小枝褐色或紫红色,稍平滑,对生或近对生,枝端常具针刺;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上面具沟;托叶披针形,常具疏毛,宿存;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cm,宽.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仅中脉具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金黄色柔毛,侧脉对,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无总梗的伞状聚伞花序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4裂,裂片卵形;花瓣4,长椭圆形,小或无;雄花雄蕊4,花药狭长,丁字形着生,与花瓣一起着生于萼裂的基部,退化雌蕊子房扁球形,花柱2裂;雌花的子房球形,花柱长,柱头 裂,退化雄蕊4。核果近球形,径mm,熟时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长mm,无毛。种子近球形,背侧基部有短沟。花期月,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阳山地、丘陵、山坡草丛、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

  1.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

  2.果肉疏松,内后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化学成份】

  1.果实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蓖酚;另含山索酚(Kaempferol)。

  2.种子中有多种黄酮贰酶(Rhamnodiastase)。

  .树皮含大黄素、芦萎大黄索(Aloe-emodin)、大黄酚等多种葱酮类。

  【性味】苦;甘;性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通便。主水肿;疝瘕;瘰疬;疮疡;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或研末;或熬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

  【附方】①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刮、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②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③治齿露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牛李,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疠,大阴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冷积,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

  2.《本经》:主寒热,瘰疠疮。

  .《本草经集注》:主大热。

  4.《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5.《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饼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6.《日华子本草》:治水肿。

  7.《品汇精要》:杀虫,消毒。

  8.《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

  9.《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洁灵 植物甙功效牙膏(改善多种口腔问题)具有改善多种口腔问题、抑制口腔病菌、降低牙龈直属菌群的功效。

小孩发烧流鼻血
宝宝吸收不好的症状
6岁儿童口臭
友情链接